【名家】蔡龙云:力降外将 华拳之锋
上世纪的中国武术界,流传了很多痛打殖民者的热血故事,但不少都欠缺事实根据,或纯属一场“美丽误会”。不过今天要介绍的武术名家,则确实曾在擂台上与外籍拳手交锋。此事除了令他名动四方之外,还使得他所习练的“华拳”一跃成为国家套路。
他就是近代华拳第一人:蔡龙云。
蔡龙云(1928—2015),山东济宁人,其父蔡桂勤师承华拳名家丁玉山,曾在苏州锦源镖局担任镖师,在西北及山东等地享负盛名。在父亲的督促底下,蔡龙云从小便勤练武术。及至年纪稍长,蔡龙云已经精通罗汉拳、疯魔棍等多种套路。其后蔡龙云转抵上海,又学习了形意拳、八卦掌等不同武技,可谓年少有成。
1943年,一个访沪拳击队主动提出要求,希望跟中国武术界作赛。蔡桂勤遂与号称“千斤王”的名家王子平,在当地选出八名国术能手出赛。结果,其时只有14岁的蔡龙云成功说服父母、入选代表队,他亦成为了队伍中最年轻的一员。
比赛于同年11月13日开打,地点设在陜西南路的回力球馆。按现时的文字资料,所有选手均需佩载拳击手套,但除拳击之外亦可使用踢技及摔技等,与现代的散打规则相似。
蔡龙云的对手是一名年约30的俄裔拳击运动员,首两个回合蔡龙云不断用低扫攻击对方下盘。去到第三回合,蔡龙云把握机会以侧踢击倒对手,顺利赢得比赛。而中国代表队亦以五胜二负一和的成绩,胜出了整场赛事。上海的各大报章随即发行特刊,赞扬代表队的英勇表现。蔡龙云由此成为了上海武术界的“风云人物”,并获得了“神拳大龙”的美誉。
2015年12月19日,蔡龙云因病逝世,享年87岁。庆幸的是,华拳至今依然是国家的标准竞赛套路之一,他的学生邱丕相、王培琨等亦继续在不同的武术领域里工作,让这门传统拳法得以传承下去。数年前内地电视台曾为华拳及蔡龙云进行了专题报道,题为“剑出华拳”。这四个字除了总结出华拳的技法特征外,相信亦是对蔡龙云先生毕生最佳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