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独家.有片】中港商人电子垃圾堆淘金 香港环境埋单

撰文: 郑思思 杨曼璐 陈润南
出版:更新:

当航拍机徐徐升空,再高的铁皮也隐藏不了回收场内的电子垃圾,然而谁在洋垃圾中淘金?记者经多天“放蛇”,加上业内人士和商会分析,发现香港的外国电子废料生意大部分由内地老板经营。原因是内地严打洋垃圾,而香港进出口免税,报关抽查宽松,所以不法商人过去十几年一直利用香港作洋垃圾“集散地”。但随内地海关愈打愈严,在香港近年更要将电子垃圾拆解为零件或原材料,打碎“垃圾”身分走入大陆或转售东南亚。不过货走了,当中的有害重金属却遗留在香港。

有人说电子垃圾回收场老板是“炼金术师”,才哥(化名)是其中一位。他家里有一块532克重的黄金金币,半个巴掌大,值10万元,由约20吨、3000部电脑提炼得来。

才哥说电子废料拆解后可提炼出贵金属,这枚重逾半公斤的纯金币,市价值10万元,是由3000部电脑提炼出来。(受访者提供)
才哥(化名)说内地人网络、报关和人事关系都比香港人好,香港人很难竞争,他因缘际会下才入行做这问生意。(陈焯𪸩摄)

业内人士:以废五金入口避查

才哥是电子垃圾巿场中的少数香港老板。他说2006年因缘际会下跟老朋友入行,好景时工场有2万多呎,聘请十个八个工人,每月处理约80吨的旧电脑、打印机和显示屏等等,一个月赚几十万元。平常人弃若敝屣的电子垃圾,当中有电路板、IC(芯片)、CPU(中央处理器)等等,全含有微量贵金属,可提炼黄金、银、钯、铜等贵金属,同时亦含有毒重金属铅和水银。

才哥说2008年之后几年,巿场好好景,香港高峰期可能有百几二百个场,“走私”有害电子垃圾犹如合法生意:“我们多数报废五金、废塑胶入口,不会说是电子废料的!不准入的。海关查得几多?我做电子废料这么多年,就算有行家被人查,大部分也无上庭,最多是退货返原产地。”

洋垃圾涌港问题严重,《香港01》发现背后涉及多个中港集团,商人拆解电子废料提炼值钱贵金属,却要香港环境埋单。
记者在新界打算进入一个回收场调查,遇到来自湖南的老板开门,他起初否认有回收LCD,但甫开门大批LCD便映入眼帘,他承认是由美国进口的弃置LCD。

湖南商人认废弃LCD来自美国

《香港01》按美国环保组织BAN追踪器提供的GPS位置,也查到这些中港集团。其中一个粉岭五洲南路的回收场,看似东南亚裔的男工人便承认老板是湖南人,以商务签证来港,一星期来工场几天。

记者日前假扮买货,等到这位湖南老板出现。不过老板可能怀疑记者的身分,不准许进入回收场,只是站在门口说了几句:“现在香港环保署,唉,他们很啰唆,我跟你说实在。我没有LCD,怕LCD麻烦。”偏偏他打开半扇门,回收场内一大堆LCD显示屏展现眼前。记者追问:“那不是LCD吗?”他立即说:“这是没人要的垃圾。(从哪里来?)美国。”但环保署过去5年也没发出过LCD入口许可证,换言之,这批美国货很可能是走私货。

出入车辆多内地车主

在4天的放蛇行动中,记者根据BAN的追踪器找到共13个场,成功进入8个,但掌握的资料相信只是冰山一角。虽然场内有不少操普通话的人,但这些非法场地也不会标明公司名称或资料,工人亦大都三缄其口,要进一步查证集团的运作殊不容易。记者惟有从出入回收场的车辆入手,在8个场观察到12辆车,6辆车的车牌均由持中港通行证的人士登记,其中一辆车更以湖南省衡阳新民政局综合大楼作为登记地址。

追查电子废料逾10年的环保人士赖芸说,洋垃圾背后涉及一条紧密的中港产业链。过去主要由港、台入口商垄断电子废料的上游走私链,他们会从外地购入电子废料,然后由内地人开回收场请黑工处理,再“搭线”上大陆,不过现在也渐渐多了内地人兼营入口商。

记者根据追踪器追查,发现一些新界回收场内摆放装有电子垃圾的纸箱,印有来自美国的字样。
刘耀成今日出席电台节目指,现时无计划再发起罢收废纸行动。(资料图片)

香港环保废料再造业总会会长刘耀成更大胆估计:“ 90%以上回收场都不是香港人做老板的。说真的,就算持牌人是香港人,其实他都是一个代理人的性质。”他说香港是免税港,报关宽松,多年来也是外国电子废料的集散地,不过近年内地开展“绿篱行动”,加强堵截违规进口废物,巿场有所收敛,估计外国电子废料场大减至不足100个。

老板炼金赚钱,但受害的是香港土地。 记者在3个回收场外抽取泥土和水样本化验,重金属含量结果令人咋舌,下期《香港01》周报会全面剖析。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