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再现烂尾楼 料涉逾200港买家 诈骗金额近亿元

撰文: 李彤
出版:更新:

英国再现烂尾楼骗案!2014年楼市炽热,吸引大批海外楼盘来港吸金,以层出不穷的优惠招徕。惟有港人买家发现,两年前购入的曼彻斯特楼盘,地盘仍然一片荒废、毫无进展,涉事发展商今年初已被清盘,买家已支付的五成、甚至全数楼价追讨无门,有买家更怀疑发展商与其债权人等,背后根本由同一批人操控,关系千丝万缕。事件至今受牵连买家人数保守估计达200余人,诈骗金额料近亿港元,相信为近年最大宗的海外投资骗案。

曼彻斯特Printhouse的位置,只见铁支框架,没有围板及工人施工。据悉此状况已维持了近5、6年。(读者提供)

本港楼市在2013年至14年间非常炽热,在辣招影响下,港人纷纷转投海外物业市场投资,而海外发展商亦趁机来港卖楼吸金,平均每星期均有展销会及大量宣传,惟投资机遇却成陷阱。2014年底Joyce(化名)透过地产代理经纬物业(Hong Kong Homes)向发展商ALD(Absolute Living Development)购入英国曼彻斯特楼盘Printhouse一个3房单位,并支付五成楼价、即约6、7万镑(约70余万港元),其后亦收到发展商的报告,指项目进度良好,第一期将于2015年落成。

有买家指,发展商ALD本年2月初已被入禀申请清盘,但不足两周后代理向买家发电邮指,项目会即将动工,完全未有透露发展商的状况。(读者提供)

项目所在地仅存支架 荒废多年

惟买家去年中亲身越洋前往曼彻斯特视察项目,赫然发现楼盘仍是一片烂地,虽有铁架,但没有围板、亦没有机器及工人动工,杂草丛生,而门口的铁链及支架均已生绣。当她向附近路人查询时,得悉该幅土地已荒废至少3至4年,从不曾见有工人施工。而Joyce回港后随即与经纬联络,扰攘至今年2月中,买家再收到经纬通知,指物业会于今年4月动工及年底完工,但据悉ALD的董事早于去年已失联络,2月初更被Bradford 都市区议会入禀申请清盘。至五月时,经纬再推出“拯救方案”,游说买家注资入其开设的新公司,以完成建楼,但不获买家接纳。意味买家既收楼不果,原先付出的楼价亦追讨无望。

曼彻斯特项目Printhouse骗案时间表

日期 
事件进展
2014年10月
ALD透过代理经纬来港进行销售,以首五年8.5%租金回报保证等作招徕
2014年12月
买家支付50%楼价
2015年2月
收到发展商的报告,表示项目施工进展良好
2015年8月
买家前往当地视察,发现项目毫无进展,仍是一幅荒废烂地
2016年2月8日
Bradford 都市区议会入禀法院要求ALD清盘,排期于4月审理
2016年2月16日
经纬向买家发出邮件指,项目会于2016年4月动工及12月落成
2016年5月20日
ALD进入清盘,早前已付的五成至全数楼价下落不明;而经纬获DS7授权提供“拯救方案”,提议买家再将余下未付的五成楼价注资入新公司,以支持项目完成
2016年6月
集合其他苦主,联络立法会议员涂谨申求助

 

事实上,除上述楼盘,ALD先后推售4 个住宅项目,包括位于Bradford的Olicana、Summerberry Residences、Alexander House及位于Printhouse附近的Mill。5项目合共提供约500伙,当中4个项目已近售罄,惟大部分未完工,相关买家均遭遇到不一样的困局,粗略估计涉逾200余人。由于各项目的单位类型参差,楼价由30万至150万港元不等,分别支付五成或全数楼价,估计涉及金额近亿元。

除了图中的Printhouse ,附近另一涉事楼盘Mill,拖延近两年尚有顶层及楼梯未建成。(读者提供)

涉事代理经纬物业 不予回应

翻查外国的网站及讨论区,不难发现近年接连有篇幅报导有关上述公司及楼盘的负面新闻。据了解,上述ALD与2013年被强制清盘的FSL(Fresh start Living)营运手法类近。FSL数年前向DS7借贷,并将购入的地块抵押予DS7,清盘后地块及建筑物则归DS7所有,及后ALD再以相同形式出现,而据悉,DS7的唯一董事与ALD的法律主管为同一人,质疑3间公司由同一批人操控。

本报曾致电经纬物业的董事罗礼才(Samson Law)求证事件,惟他表示不接受访问。而立法会议员涂谨申认为,正常情况下,发展商既已收取五成楼价,撇除成本,仍足够建屋,不致于被清盘,故不排除事件涉及刑事成分。

海外盘来港销售“无王管”

近年海外盘烂尾情况偶有发生,不少来港卖楼的海外发展商背景成疑,销售手法亦没有划一的准则与规管。涂谨申续指,香港现行法制没有对海外物业在港销售进行特别监管,买家发现受骗后,往往投诉无门,即使个别业主报警追究,调查进度缓慢,事情或不了了之,曾涉事的代理及发展商或有机会再行骗。而是次受影响的买家人数众多,且事件怀疑涉及刑事成分,故将于明天(18日)于本港及英国当地报警,稍后或约见英国领事馆跟进事件,若符合集体投资或向证监会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