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之眼:死神的遗言》的最吸引和最赶客 永高试玩后感
以木村拓哉作主角的《审判之眼:死神的遗言》上周推出试玩版,其实只有一个功能,就是让玩家试试到底它是否值得购买?当我以为是新瓶旧酒只以明星效应作招徕时,游戏却比我预想多了一份惊喜,但也因为这份惊喜,此作又削弱了《人中之龙》系列另一非常吸引的关键元素。
最吸引:日剧画面集大成
大家都知《审判之眼:死神的遗言》来自《人中之龙》,而此系列最大卖点之一就是故事非常吸引,从最早期的编剧驰星周(本名坂东龄人)到后期横山昌义,都以最本格的剧情去勾起玩家好奇心和追看性,在享受游戏的打斗和小游戏之余也很想知道故事往后的发展。故事文本甚至可以说是《人中之龙》最核心的一个骨节,从日本黑道这个一直拥有著神秘文化色彩开始,勾勒出故事中出现的人物角色之间的牵绊,正邪生死之中彰显友情和道义,最易让读者(玩家)得到共鸣。这种黑社会式情与义,你在90年代长大的话一定都有受过刘伟强《古惑仔》洗礼,日本电影的话要数北野武的《大佬》及《全员恶人》,漫画则有《内衣教父》及《英雄本色》等。但到了《审判之眼》主题从黑道转到侦探查案,那么上述的吸引力岂不是荡然无存?
人龙制作组很巧妙地为《审判之眼》建立了另一新元素:日剧。在游戏一开始时,从木村的前事回顾到三年后进入故事正轨,无论分镜还是故事铺陈,都令人有一种很强烈的“我正在看日剧”的感觉,我想这也是为何开发组找来木村作游戏主角的主因。木村在游戏开始时走在神室町路上,加上那条老牛和那件皮褛,简直有种在看《Hero》的感觉,还有那些打交时在耍帅、调戏女生的小玩笑和语气等,仿佛是《Love Generation》、《Beautiful Life》、《Change》、《Priceless》等日剧画面集大成,都令《审判之眼》日剧感满泻。
可能有读者会质疑这是鸡先还是蛋先的问题,但我玩过游戏后确信是开发组以及此作编剧古田刚志先有“要将游戏融入日剧元素”的重心概念再找来明星坐阵,以木村作主角并不单纯只是明星效应,并非希望玩家绝偶像式祟拜而购买游戏,而是开发组希望透过“让玩家在游戏中感受正在观看日剧”的元素而满足玩家,让玩家觉得有趣、挑起购买的欲望。这是超越了过往如《鬼武者》系列又或《Beyond Two Souls》等单纯的明星效应可以比拟。《审判之眼》没有了日本黑道的情义牵绊,换来一种像在看日剧的感观感受,这正是我试玩过后决定购买的主因。
最赶客:Johnnys事务所监控
至于最赶客的地方,就是所有“我最期待的画面”都在《审判之眼》一一欠奉。所谓最期待的画面,就是一切与成人世界有关的人物事。以往《人中之龙》有著各式各样的小游戏,而最令人(我)乐在其中的就是那些色色小游戏,不管是打乒乓球、帮女模特儿影相,又或是在小个室中聚精会神睇咸带,都令人有种置身于日本新宿物欲横流迂腐主宰世界的感觉。现在在木村身处的神室町,成人世界都被净化了,案内所不要说没有明星级AV坐阵,就连那些不懂名字的女生们Poster都被佳能保鲜袋封得密密实实,大家几乎都要穿上羽绒。
我在试玩版中立即奔跑到一些小游戏的场所,发现很多都未曾开放,唯一可以进入的是有妙龄少女陪伴的色情网吧,我很仔细的逐张台细看那些女生,发现虽然未至于出现《行运超人》中郑中基饰演段蟹扮女人的那些极品,不过也不负“其貌不扬”四个大字。之后我锲而不舍地再走进网吧的休息室,才终于可以一窥衣著比较随便的两位性感女生,我立即拿出手机按下快门,跟广大读者公诸同好。不过游戏最大胆的地步也仅止于此,就连便利店买卖书报的角落也找不到半本咸书,更不要说《Jump》的封面女郎内页了。
可以想像,因为《审判之眼》找来木村拓哉作游戏主角,而Johnnys事务所是绝不容许含有色情成份的东西跟旗下艺人有半点瓜葛,因此整个神室町便被河蟹了,情况就像《Kingdom Hearts III》在中国出现后的Winnie The Pooh被自动消失屏蔽、《Venom》被SONY PICTURES弄得斯文有礼不说半句粗口,《审判之眼》就是被Johnnys事务所监控了!我的一位朋友说得妙:“木村不近女色,连累我们(这群现实中沟唔到女的可怜虫在游戏中)也没法亲近女色,惨绝人寰。”
总结:值得一喝的新瓶旧酒
上述都是游戏整体大方向及概念上的评价,事实上游戏的细节部份很多也做得相当不俗:打斗部份虽然沿用“龙引擎”,不过感觉上流畅度有改善,动作变得多样,那个撞墙回击很有摔角味;追赶跳跑QTE的距离感亦有了改善;其他如特意为增加侦探元素而加入的主线调查游戏,如看环境寻找重要线索物件、跟著目标人物尾行等玩法,虽未算创新但也不失趣味,个人认为起码较当年Rockstar的《L.A. Noire》有趣。上述这些加入和改善的细微之处看得出开发小组有用心制作游戏。虽然不少人认为《审判之眼》是新瓶旧酒,不过既然都是酒,最重要还是分好喝不好喝,这个试玩版起码告诉我:值得一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