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余波】大屿山现发泡胶灾 休班纪律部队合力清洁香港

撰文: 刘定安
出版:更新:

一个超强的“山竹”台风,令繁荣的香港顿时显得千疮百孔。虽然“山竹”已经烟消云散了半个月,但她路过的足迹仍然影响香港,更令人体验到海洋垃圾的问题有多严重。有居于大屿山的居民,拍摄到原本美丽的水池,变成发泡胶墓园的恐怖画面;而每日在人群及危险之中穿插,拯救生命的救援人员、纪律部队人员,则利用工余时间落手落脚,救救自己的家园,协助清理全港各区。

芝麻湾一带的垃圾问题严重。(图片来源:Gary Stokes FACEBOOK)
Gary Stokes站在满布垃圾的水池中。(图片来源Gary Stokes FACEBOOK)

海边白色一片 聚满发泡胶

住在大屿山的外籍居民Gary Stokes,于FACEBOOK上载了数张“震撼相片”,国外网民看见亦感到香港海洋污染的问题有几严峻。他在大屿山神乐院拍摄了一个原本如天堂般的美丽水池,变成了“聚苯乙烯的墓园”(Polystyrene graveyard)的相片,而聚苯乙烯即是我们所说的发泡胶。就图片所见,一整个水池,都满布了发泡胶箱和其他垃圾,怀疑是由海上冲到池中,或由其他地方冲来,聚集于此。Gary向记者表示,照片是拍摄于台风山竹之后,大量发泡胶冲上岸。Gary希望透过照片,让市民知道发泡胶为大自然带来的影响,藉而减少使用发泡胶。Gary透露,一星期前发起请愿,希望政府研究禁止或减少使用发泡胶的方法,已收到超过5,000名人士的支持。

除了愉景湾,Gary Stokes随后又在芝麻湾及愉景湾一带拍摄,统统都是白色一片,镜头所到之处,均被发泡胶所覆盖。他更自己走入水池中,与白色污染物合照。他并配上一段文字慨叹:

每年都有很多海洋垃圾,但每年我们都会看到,一件事超过其他一切.......2015年 塑料颗粒2016年 透明塑料杯和切片聚乙烯2017年 棕榈油2018年 肯定是“聚苯乙烯年”

+1
救护员利用工余时间清理沙滩。(图片提供:香港消防处救护员会)

休班纪律部队人员 做义工清理每一角落除了海洋垃圾的污染问题,本港市民对于各区的道路、通道畅通与否、海滩是否复原等,则更加关心。纵然政府已经派出大批人手,如食环署人员、外判人员等清理,但太多、太多的倒塌树木与垃圾杂物,人手根本不敷应用,而且前线清理人员亦疲于奔命,工作压力骤升。

《香港01》较早前报道过,有市民及外籍难民自发做义工协助清理社区外,平日返工时救人救火、维持治安及秩序的纪律部队人员,亦在风灾后自发动员做义工,利用工余时间,在有需要地区出一分力。

多个纪律部队的“工会”,包括消防员、救护员、飞行服务队、海关、惩教、警察等(未能尽录),于风灾过后召集会员,利用休班时间做义工。据悉,会方在行动前向民政事务署索取最新资料,衡量当时最需要协助的地区,再部署人手前往,以免与正职的人员重叠。当中包括“重灾区”如将军澳、离岛如东平洲,以及多个海滩等。据知行动仍然持续,直至香港恢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