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app】Plum送餐追踪 烈日户外取饭盒 煮好到送到历2.5小时
近年有不少外卖平台服务兴起,其中Plum以提供跨区速递外卖为卖点,成为打工仔新欢。惟这外卖app近月卷入食物中毒事件,香港01记者追踪其送餐过程,发现准备时间颇长,由煮好到真正送交客人手上,历时约2.5小时,部分取餐地点,食物会在烈日下曝晒。食环署共收到43宗对Plum的投诉,并提出两宗检控。记者曾向部分餐厅查询,大部分表示知悉与Plum有合作关系,但没签任何合作条款。有大律师表示,本港难有法例监管外卖平台服务,提醒餐厅可要求签署清晰合约,列明免责条款保障自己。(详见另文)
香港人生活节奏急促,连食饭时间也分秒必争,近年在本港兴起的外卖服务平台,为爱食好东西的市民,大开方便之门。近日更有外卖服务平台以提供跨区外卖为卖点,惟运送时间及过程难受目前法例监管,若食物质素出现问题,客人或难以追究责任。
由餐厅步出至 运到客人手上 历时约两小时
记者下载Plum外卖速递手机程式下单,沿路跟踪外卖员从餐厅取货至运送到街头取货点的过程。记者先在早上约10时下单,要求在铜锣湾希云街的餐厅创意厨房,外卖一份价值65元的鸡扒饭,并选择在中环IFC二期外的行人天桥取货,取货时间为中午12时40分至下午1时10分。
一名身穿Plum制服的男子,在11时05分到达该餐厅,逗留约20分钟后离开,并将多个保温袋及外卖饭盒搬上一辆客货车上。
街头集散 再派送不同取餐点
至11时40分,客货车抵达长江中心地库落货区,当时亦有另一辆载满Plum餐袋的客货车停泊在上址,多名Plum职员合力分配餐袋,并将该处化身成一个集散中心,完成分配后,职员便将各个餐袋送到附近的取餐点。至中午12时10分,部分职员已到达中环IFC二期外的行人天桥,拿出多个餐袋,13时33分,记者收到Plum程式传来的通知,预订的午餐已可取餐。
中环区最多取餐点 全位于室外位置
根据Plum网站资料显示,单在中环区已有10个取餐点,记者按地点巡查,发现大多档口位于行人天桥及路边位置,每个档口约有3至5名职员。取餐点在午饭时间不乏上班族光顾,亦有操普通话人士,取货时只需以手机提供订单资料,全程仅约半分钟。翻查资料,Plum于去年11月23日以Yes Plum Limited名称成立,登记人为钟永良,他亦是Compass Offices的行政总裁。Plum在网站声称与超过4万间餐厅合作,在港九新界设有76个取餐点,目前业务已扩展至纽约及新加坡。
曾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个案 食肆强调无合作关系
惟在7月20日,Plum卷入一宗怀疑食物中毒个案,当日有七名上班族疑透过Plum下单,在铜锣湾连锁食店炑八韩烤外卖食物,七人进食该店的鳗鱼奄列蛋包饭外卖后,出现发烧、腹痛、腹泻及呕吐等病征,当中五人曾经求医。涉事食肆回应指,当日有身穿Plum制服、代表外卖速递平台取餐的客人订购逾百份蛋包饭,并强调双方无合作关系,不知其运送方法及时间。食环署回复查询时指,于7月25日接获卫生防护中心通报,有关当日有市民透过使用Plum外卖服务后,怀疑食物中毒的个案。
食环署回复本报查询时表示,根据《食物业规例》(第132X章),食物业指有人为营业目的而从事食物处理或以售卖机形式出售食物的行业或业务,视乎行业或业务的实际运作及经营模式,如涉及有关条例所列明的要求,便须申领相关牌照。为保障公众卫生,持牌食肆或食物制造厂提供外卖及外送食物服务时,仍必须遵守相关持牌条件,包括有关食物容器、食物存放及运送温度等。
食环署至今共收43宗投诉 涉阻街及无牌贩卖
署方表示,由去年11月至今年8月初,共收到43宗有关Plum的投诉,主要涉及阻街和无牌贩卖活动,并于今年5月及7月分别根据《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第132章)第22(1)(a)条及《简易程序治罪条例》(第228章)第4A条就妨碍垃圾清扫工作及阻街,向有关人士作出检控。食环署亦指,会继续留意Plum的取饭服务点,并按实际情况采取适当行动,优先处理妨碍街道清扫工作的物品及非法贩卖的活动。根据《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的规定,任何人出售不宜供人食用的食物,即属违法,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5万元及监禁六个月。
Plum:会随机测量食物温度变化
Plum回复查询时表示,用户需在送餐日早上10时30分或之前,透过App以信用卡付款订餐,并在指定时段前往指定取餐点取餐,强调非常重视食物质素,只会与持牌及有信誉的食肆合作,一般在送餐日的两天前,与餐厅确认采用其餐点,以便准备足够新鲜食材,因应不同食物种类的保存需要,Plum在送餐期间配备保温袋及冰箱,派员前往餐厅后,按照各取餐点需要的数目,将新鲜煮好的餐盒放入保温袋及冰袋,运送到特定取餐点,确保在最短时间内送到顾客手中,为进一步保证食物质素,Plum亦会随机测量食物在送餐过程的温度变化等,员工亦会持续更新内部指引,务求与餐厅合作和送餐等各环节保持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