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婚督察宿舍花岗石梯疑“被消失” 马会承认楼梯尚存惟结构不稳
马会早前递交中区警署建筑群(大馆)内倒塌已婚督察宿舍的复修方案,更到古咨会介绍方案。中西区关注组今日(11日)指出,马会在会上提及,建筑物共有两条古迹楼梯,其中花岗石梯已不存在,另一条木梯则未有交代处理方法。关注组对马会说法表示质疑,指出根据马会及屋宇署的塌楼调查报告、大楼图则,以及大楼倒塌后的新闻照片,均显示楼梯周边的结构墙无受损,相信石梯仍然存在。马会回应查询时指,由花岗岩建造的梯级目前尚存,但位于顶部的花岗岩梯级因倒塌事件受损,并出现结构不稳,需大量钢造横梁支撑才符合安全标准,故或对楼梯构成严重的外观影响,同时亦有碍公众出入。为了开放建筑物予公众使用,复修方案建议拟拆除余下的花岗岩的楼梯部份。
马会早前到古咨会会议在指出,由于塌楼事故,宿舍内原有的花岗楼梯只剩下碎片,故提议建造旋转楼梯,以取代古迹石梯。
中西区关注组指出,根据马会独立调查小组及屋宇署的塌楼调查报告,塌楼后的新闻照片及大楼图则等,均显示楼梯主体周边结构墙都无受损,故相信古迹楼梯在塌楼后仍然存在。
关注组对于马会称花岗石梯已“不存在”感到质疑,更引述“大馆”的文物影响评估,称该两座楼梯是已婚督察宿舍“重要的文物原素”,并建议必须保留。立法会议员陈淑庄认为,马会相关做法不恰当,期望日后可与发展局及马会会面,一同检讨修复方案。
中西区关注组召集人罗雅宁又指,根据新方案,马会建议于露台加装大玻璃,她认为有违宿舍特色,强调复修必须尊重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
马会承认花岗石梯仍存在 惟结构受损
马会指出,由花岗岩建造的梯级目前尚存,而一楼至二楼木梯,则因为其斜度不符合公众安全使用的考虑,早在部份倒塌事件之前已拆除。
马会又指,建筑物部分倒塌后,位于顶部的花岗岩梯级受损,更出现结构不稳,故需大量钢造横梁支撑才符合安全标准。马会指出,此举或会对楼梯构成严重的外观影响,更有碍公众出入。为了开放建筑物予公众使用,复修方案建议拟拆除余下的花岗岩的楼梯部份,并利用新建筑物料重建可连接三层的楼梯。回收的花岗岩物料将重用于新建楼梯或建筑物的其他地方。至于木造楼梯则未能符合现今建筑标准,故须以现代物料重造。 马会又指,对楼梯的颜色及建筑物料尚没有最终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