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丹斯电影节】同性恋有得医? 必睇美国得奖戏《性教狱》

撰文: 罗伟强
出版:更新:

一年一度的辛丹斯电影节:香港(Sundance Film Festival’18:Hong Kong)将会在本月的20日至10月1日举行。今年已是第5度于香港举行。将会有12部选自美国辛丹斯电影节的作品与香港一众戏迷见面。另外,还会有“辛丹斯电影节:香港短片比赛”的得奖作品正式在大银幕上映。

《人肉搜寻》是今年不少人都期待的电影,率先在辛丹斯电影节放映。

12部电影都是精挑细选才来到香港,包括荣获2018年辛丹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评审团大奖”的《拯救童工行动》(Kailash);获“美国剧情片评审团大奖”的《性教狱》《The Miseducation of Cameron Post》;获“艾尔福德斯隆奖”,以及由Adobe颁发的“NEXT单元最受观众欢迎奖”的《人肉搜寻》(Searching);获“编剧大奖”的《兰茜的理想人生》(Nancy)等好戏。

在很多东南亚国家中,童工问题都相当严重。

《拯救童工行动》故事简介:

不见天日的血汗工厂遍布世界各地,无数童工被迫成为全球廉价消费主义的奴隶。在重重线人的协助下,曾救出逾85,000名童工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凯拉西萨塔亚提,与一班志同道合的义士冒险直捣血汗工厂,突击搜救被困孩童。导演透过隐藏镜头及假扮买家,深入救援火线,捕捉搜救行动有如特务电影般动魄惊心,追踪凯拉西迄今最不可能的任务:在黑心雇主、腐败警察、污合罪犯,甚至暴力对待和死亡恐吓的威胁下,寻找被人口贩卖到德里、并已失踪八个月的小男孩桑卢。

直至今时今日,某些地区的同性恋依然面对残忍的“性向转换治疗”。

《性教狱》故事简介:

Cameron在别人眼中是个完美的高中生,但当她在学校舞会中被发现与另一女生在车上亲热后,就被送往性向转换治疗中心进行改造。Cameron被迫接受离奇古怪的教育,还有“拗直”疗法和福音摇滚乐的薰陶,但她不但没有被影响,反而结识了一班同志好友,并慢慢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美籍伊朗裔女导演Desiree Akhavan继《Appropriate Behavior》再次探索性取向与歧视,以90年代背景的故事,刻划在廿一世纪仍于全美41个州合法的“性向转换治疗”争议性议题。

黄种人逐渐在荷里活发光发亮,《人肉搜寻》亦是其中一部由黄种人主导的电影。

《人肉搜寻》故事简介:

韩裔金姓一家是幸福模范家庭,父母用短讯和视像通话与女儿紧密沟通,生活点滴都纪录和展示于网络世界。一天,父亲大卫发现女儿玛歌失去所踪,大为紧张。虽然一名热心警探已四出调查,但大卫认为更有效的方法是用女儿的手提电脑上网寻找蛛丝马迹,继而展开一场分秒必争的网络搜索,但越是追查,真相越是扑朔迷离。安尼士查甘蒂首部长片一鸣惊人,全片以网络镜头作主视觉,在电脑屏幕上发展推进,开创崭新独特的电影语言,更反映当下社交网络入侵生活和割裂亲情的荒谬现象。

题材相当新鲜,剧本亦获得辛丹斯评审团垂青。

《兰茜的理想人生》故事简介:

兰茜与母亲同住,打散工度日,35岁的她渴望成为作家,但投稿无数均失败而回。为了弥补挫败和空虚感,她在网上以不同假名散播流言蜚语。后来她从电视中得知,一对夫妇的5岁女儿在三十年前被绑架,至今仍下落不明;这件事冲击著兰茜的脑海,事实与幻想的界线变得模糊,她更越来越坚信自己小时候被人绑架,而这两位陌生人才是她的真正父母。韩裔美国导演姬丝汀娜崔以遇上冒名骗子的亲身经验作启发,大玩心理与悬疑,游走于真相与谎言之间。

有不少导演都会到来电影节作影后分享,图为《拯救童工行动》导演戴域杜宁。

当中会有些导演或电影制作人在完场后,会到场与大家作分享,包括《兰茜的理想人生》导演姬丝汀娜崔、《人肉搜寻》的制作人、《拯救童工行动》导演戴域杜宁等。另外,大会还准备了电影座谈会“THE STORY LIVES IN YOU”、杜比学院大师班:独立电影的音响设计及音乐等精彩内容。若有兴趣的话,可到其官方网站阅览(辛丹斯电影节香港官网)详情。电影节的电影已开始可以购票,同样可以到其官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