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开无麸甜品店 以米代麦烘焙 只为让患病儿子享受甜品
Anita,一位在职妈妈,不忍英国籍丈夫Chris及儿子Eddie饱受“麸质不耐症”煎熬,决心为他们在家烘焙出无麸质食品。后来将兴趣化为生意,并推广无麸食物,希望麸质不耐症的患者亦能享受甜品。
Anita,一位在职妈妈,因英国籍丈夫Chris及儿子Eddie饱受麸质不耐症煎熬,决心为他们在家烘焙出无麸质食品:“初初我对烘焙系无兴趣㗎,但见到佢哋敏感,我无得拣,就开始自己睇食谱试下做Gluten-free baking(无麸质烘焙)。”
面包、蛋糕、啤酒通通不能食
麸质存在于小麦、大麦等带麦芽的蛋白质,大部份麦制食品都含有麸质,如意粉、面包、蛋糕,以及麦酿啤酒。麸质不耐症的患者在饮食时,就必需小心选择,避开含有麸质的食物,若不慎进食,轻则肠胃不适,腹胀肚泻;重则会引起肌肉痛、关节痛以及免疫系统疾病。
更多文章:【元朗肥姐卖蚝饼照顾病女:试过炸炸下蚝饼流眼泪 感激街坊支持】
儿子最爱朱古力蛋糕
孩子本应无忧无虑成长,但Eddie却连吃一顿饭都得苦恼一番:“我钟意食意粉、蛋糕,但系我食唔到。”六七年前,Anita发现儿子总是肠胃不适,皮肤更不时长出如湿疹的红点,诊断之下发现儿子患有麸质不耐症,必须得停止食用含麸质的食品。“当你见到佢出去同朋友食饭,朋友食完饭叫个甜品,好简单一件朱古力蛋糕,但佢就唔可以食。”Anita面带心疼地说:“有时佢会求我,我话好啦你食两啖啦,但食完之后,你见到佢返到屋企成身湿疹,就觉得好辛苦。”
以儿子为动力踏上烘焙之路
若家人患有麸质不耐症,通常都会外出购买标榜无麸质的食品,但Anita指六七年前香港很难买到好吃的无麸质食品,于是她就决定要自己在家试试看:“我就用一些面粉的替代品,用米造的米粉去做烘焙。”随著尝试的食谱越来越多,Anita决定要把这些无麸质食谱写成网志,与其他家长分享,让其他患有麸质不耐症的孩子都可以吃到更多样化的食物。
开店推广无麸质食品
有一段时间,Anita的英国籍丈夫在港工作压力过大,希望能找个兴趣寄托心情,缓解压力。恰巧Anita有一位朋友留意到她经常做烘焙,于此时表示能提供专业厨房,询问Anita会不会有意以此尝试创业。于是俩口子就尝试把兴趣化为事业,开设了Little Miss Macarons这个品牌,并营运至今:“希望多点对麸质敏感的人可以享受甜品。”
中秋佳节为露宿者送上温暖
今年的中秋节,Little Miss Macarons亦乘时推出中秋主题的马卡龙套装Macamoon,以月球般的外型作设计重心,内馅更换上芝麻姜汤丸味道,以配合传统的中秋节。更特别的是,每售出一盒Macamoon,Little Miss Macarons就会捐出一个自家制传统月饼予露宿者。明明是主打马卡龙的店,为何不捐出马卡龙,反而捐出传统月饼呢?Anita笑笑回答:“我相信他们在中秋节收到传统月饼,一定比收到马卡龙更要开心。中秋节就是要吃月饼啊!”
更多文章:【云石蛋糕】90后女生开店卖蛋糕 回首感叹:应多花时间陪伴家人
怀著体谅的心,Anita送赠传统月饼给露宿者,希望在送赠的同时,能将中秋的温暖也一并传递,让每一个人在中秋佳节都能感受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