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放榜2018.图辑】身体残障无阻学习 尽力已是最佳成绩

撰文: 徐尉晋
出版:更新:

中学文凭试今日(11日)放榜,资优生和状元以外,一群身体残障同学的经历,同样具有启发性。患有俗称“玻璃骨”的姊弟考获佳绩;孙尧楷在3岁时确诊大脑麻痺及弱听,今年重读中六,考获6科11分成绩;患有肌肉萎缩症的凌子轩受到老师一句话启发,使他勤奋向上,获共7分的成绩;患有白化病,双眼仅余10%视力的邓丽铭,中文科和经济科考获5**。趁放榜的日子,一同看看他们的故事。摄影:欧嘉乐、吴钟坤、林若勤、邓倩萤、梁鹏威,图片编辑:徐尉晋

大众对俗称“玻璃骨”的脆骨症的概念或是弱不禁风,但大埔赛马会田绮玲学校有两名患有成骨不全症的姊弟,却以身体力行打破大众固有观念,强调并非“人残志不残”,而是与常人无异。中学文凭试今日(11日)放榜,弟弟曹伟邦喜获19分的佳绩,他却谦称成绩不如理想,应可考更好:“其实我哋同正常人无分别”,而姐姐曹美怡则考获14分。(欧嘉乐摄)
有特殊学习需要(SEN)的学习期间虽然面对不同困难,甚至要花多一倍时间学习,但成绩亦可一鸣惊人。中华基督教会铭基书院的邓丽铭,患有白化病,双眼仅余10%视力,需要用手提放大镜读细字,然而她的中文科和经济科考获5**、她希望可入读香港科技大学的计量金融学,希望将来营运基金,协助社企发展。(吴钟坤摄)
视力仅余一成,连看成绩单亦需要放大镜协助,对于考获优良成绩,她直言:“不敢相信,一片空白”,她更立刻到礼堂与家人相拥而哭。她指,最多谢家人照顾不易,而学校亦给予很多支援,同学亦十分友善,与同学关系良好。(吴钟坤摄)
20岁的孙尧楷3岁时确诊大脑麻痺及弱听,自此人生变得不一样。孙尧楷虽然可以和常人一样步行,但若步行超过10分钟,就容易交叉脚跌倒,需靠轮椅代步。第二次经历文凭试,孙父认为儿子去年努力。“上年要家人迫才温习,今年会自动温,亦有给予压力。”孙尧楷考获6科11分成绩,除了企业、会计与财务概论1分外,其余科目都有2分,包括另一选修科资讯及通讯科技。(林若勤摄)
25岁的蔡宇航患有脊髓肌肉萎缩症,自小长居医院,间中更要以呼吸机维生,却无阻他完成学业的决心,今年更于文凭试中重考数学及通识科。(林若勤摄)
成功非易事,对患有肌肉萎缩症的应届考生凌子轩而言更甚。寒窗苦读,今终尝回报。中学文凭试今日(11日)放榜,子轩考获共7分的成绩,袁老师更激动落泪,笑言看著子轩成长及转变,深感安慰。(欧嘉乐摄)
多年来凌妈妈全天候悉心照料子轩、寸步不离。她说过往身体不适需要做手术,但最终决定延迟治疗,期望与子轩一同走过备试岁月。看见子轩备试时努力温书,无论成绩为何,凌妈妈笑言都心满意足。(欧嘉乐摄)
中学文凭试(dse)今日(11日)放榜,当中有一位神童优异生,他就是就读佛教黄允畋中学的徐文鸿,取得5科共20分的成绩,考试当时他仍未满13岁。一般的小孩如果取得好成绩,可能都会用空余的时间玩耍,但徐文鸿并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最好运用课余时间的方法就是自学,而他亦在平日不断操练练习。(邓倩萤摄)
徐文鸿智商141、自小学至中学共跳级4次,他说:“我考完大学都未够18岁”,认为读书机会会比其他人多预计未来会主要走“学术路”。(邓倩萤摄)
拔萃女书院状元梁芷乔与母亲合照。学业上,梁母给予女儿充足的空间,并没有给予很多学业上的帮助,主要靠她自己学习,她觉得女儿很自律,不容易受到骚扰,并绝对信任女儿的温习安排,在女儿需要时才会帮忙,梁母直指:“绝对比自己当年放榜更紧张”(邓倩萤摄)
今届DSE文凭试有9名状元,当中二人是来自拔萃女书院的梁芷乔(图左)及林悦儿(图右)。梁芷乔已有英国牛津大学的有条件取录,9月将远赴英国修读哲学、政治及经济科;而林悦儿则望读医,改变本港医疗制度。(邓倩萤摄)
圣保罗男女中学2018年诞三名男状元,可谓大丰收。其中两名男状元均想于大学修读法律,维护香港核心价值;另一名状元则想入读中大或科大的环球商业学。(林若勤摄)
圣保罗男女中学今年诞三名男状元:(左起)黄程灏、陆禧冀、蓝正宏。(林若勤摄)
18岁的袁玮谦于文凭试修读生物、物理、化学及数学延伸部份,共考获8科5**,成为皇仁书院文凭试状元。一次打篮球时,袁玮谦不慎因意外脱胶,幸求医后康复,令他更想从医助人。袁笑指,自己将来想读医,因为想做手术,但未决定入读哪间大学。(吴钟坤摄)
中学文凭试今日(11日)放榜,今届共诞生6男3女共9名状元,其中一位为“终极状元”,来自传统名校九龙塘喇沙书院,考取8科5**外,数学延伸部份亦夺得5**。(欧嘉乐摄)
不少文凭试考生取得成绩后,前往报读自资学位或副学位课程。职训局今日(11日)开放10个统一招生中心,部份课程已经额满,情况与去年相若。(梁鹏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