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廖启智无惧拍本土争议电影 亲子秘诀:有一句话不能说
出道逾30载的“智叔”廖启智,拍下超过百部的剧集和电影,演活了大人物与小人物、或忠或奸的角色。智叔一生的经历就犹如一部电影,跌宕起伏一一经历过,这些往事从他口中说出来,似乎在述说着别人的故事,语气十分平静,一字一句都充满着人生的智慧。近期智叔为保险公司拍摄微电影,故事取材自香港首位保龄球世界杯冠军胡兆康与爸爸的抗癌经历,由智叔饰演父亲一角,微电影短短几分钟,引起不少观众的热烈讨论。曾被评选为“十项全能爸爸”的他,对于这个称号笑言不敢当。摄影:王嘉豪 发型:J So(Here-I)地点:AIA Central 33/F
廖启智与太太陈敏儿的家庭路上经历了不少风雨,相信他对做父母有一定的心得,访问一开始就问到这个问题,智叔不禁叹了一口气,笑言自己不敢当,之后思考了一会儿才说道:“现今这个年代与我成长的年代是两个世界,当然要用现今认同的方法。”智叔坦言有时候会因太爱小朋友而变成了溺爱,“你爱他自然会为他想得更多,我承认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变了溺爱,但知错能改。”
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看似单纯,事实上非常复杂。智叔与太太亦为此沟通过,“我们的看法和角色是一致的,原则要一齐坚持。虽然有时想法会有差距,但对小朋友就是一致的。”对于如何教育家中反叛期的孩子,智叔指父母不能限制,更好的办法是耐心和包容,“自己都成长和年轻过,知道有时候是故意或者是刻意做一些完全相反、令你感到难受的事情。但我们只能做的惟有是包容,经过一段时间,情况便会转好,因为每个人都有自省能力去检讨。”
时常警惕不要“想当年”
智叔直言,现今年代再套用上一代“长幼有序”的理念比较困难,并透露与仔仔现时的相处之道像朋友一样,“从另一个角度看是好的,因为他们肯和你沟通,而且现在仔仔都高过我,我不能再搭他膊头了,我在他旁边就像小朋友一样。”而他与仔仔沟通时,也不会特意讲起自己成长的故事,“每一样都只能讲一至两次,两次都勉强,但千万不要重复第三次。所以我都经常警惕自己,还记得以前我成长时,家中的长辈都有一个口头禅就是‘想当年’,所以自己会尽量不想当年。”智叔认为自己亦要与年轻人步伐一致,并笑言:“如果经常把经验挂在嘴边,他们会嫌我老土。”
智叔的人生就犹如一部电影,经过高低起伏,对于十年前丧子之痛,他坦言对人生多了一种体验,“每天都是新的学习,但人生就是这样,甜酸苦辣每一样都要经历一下。经历过所谓的波折,人就会产生抗体,亦会多了动力,令自己向前走。”面对排山倒海的工作量,每天繁重的工作是无数人共同面对的课题,智叔亦有自己纾缓压力的一套,“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家瞓觉,冲番个凉。这就是最好,我很喜欢留在家里,因为家里是最安全和最温暖的地方。”
智叔当年两次投考无线艺员训练班才能入围,成为1979年第8届无线艺训班学员,他表示演戏细胞由小时候就已经形成,“好大部分都是天生,正如有些人喜欢画画、音乐或运动,可能演戏可以给我满足感,我在表演这个专业可以找到我存在的价值。”
从演员到大学讲师
智叔近年演而优则教,担任浸会大学表演系讲师,对这位经验丰富的演员来说,是希望把自己过往的得着和经验,与年轻一辈分享。而他亦寄语年轻人要有目标和坚持,“这一行是很辛苦的,要挨得。所以一定先要为自己定下目标,坚持下去,有好的态度,自然会有好的回报。”提到会否认为现时热爱演戏的年轻人入行机会较少,智叔认为现在无论是电影或电视行业都百花齐放,“以往的机会更少,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困难,亦知道现在年轻人视野较广,会将难处放得较大,但只要尽自己能力去跨越和面对,难处也不算是什么。”而他亦大赞年轻人的天马行空反而可以扩阔自己的看法,“他们的思维转得很快,对我来说是一个好的提醒。像我从事这一行那么多年,如果每一样东西都以经验行先,就会故步自封,会局限了自己的思维。”
近年香港社会的“本土意识”日益增强,不少港产片在题材上回归本土,智叔亦有参与过《十年》及《点五步》等本土意识比较强烈的电影,他表示自己一向都不是有计划的人,“遇到好的角色和剧本,自己都好乐意去做,而工作机会我亦会争取。”富争议性的本土电影往往都广受大众热烈讨论,而且题材相对敏感,智叔参与其中,会否害怕因而错失日后到内地工作的机会?他相当豁达地说惊都无得惊,“我不能控制,我只是一个演员,我只是做‘演’的部分,其他东西我不太理会。正如我刚才所说的,我不是一个很有计划的人,一切都是随遇而安。”问到又会否刻意避开时,他坦言,“从事表演这个专业,一向都是看剧本和合作团队。尽管每个作品出来都会有人喜欢或讨厌,世界就是如此,无永远的敌人,当然我希望有永远的朋友。”
再回望过去,想再像八十至九十年代般辉煌时期,太缅怀那个空间,我觉得会有点不切实际。我们应该走另一个方向或另外一条路,但大家都是香港人,我想作为香港观众的我们,视野应该要宽一点,不要只是纯香港制作才会看。
本土电影的发展空间
对于香港本土电影的发展空间,智叔有什么话要说?这个擅长演绎深沉角色的实力派,还是相信每一个地方都应该从本土出发,“当你搞好本土电影,才能向外扩展。当然现在香港的电影对外扩展了一定程度,但再回望过去,想再像以前八十至九十年代般的辉煌时期,太缅怀那个空间,我觉得会有点不切实际。我们应该走另一个方向或另外一条路,但大家都是香港人,我想作为香港观众的我们,视野应该要宽一点,不要只是纯香港制作才会看。”
重返无线拍剧
相隔4年,智叔于去年再度重返无线接拍时装剧《律政强人》,剧中首次与方中信及一众新人如李佳芯及黄智雯合作,对智叔而言亦是一个新挑战,“在TVB工作也有一段相当长的日子,非常了解当中的工作程序和细节。”他笑言可能自己“无摆前辈款”,令一众演员很快就有默契,“面对不同的对手当然有新刺激和冲击,但今次我在TVB工作都当自己是一个新人,所以大家沟通得相当不错。”而故事题材和对手亦是智叔肯回到TVB拍剧的原因,“这几个对手都未合作过,而方中信较少拍电视剧,难得可以有机会与他合作,是一个很好的经历。”
我哪有本事去救亡
提到无线近年的剧本被各界口诛笔伐,无线力邀一众罗嘉良、方中信及郑则仕等老戏骨拍剧,智叔亦是获邀回巢救亡的演员,他笑言:“哪有本事去救亡!”并认为一间历史悠久的电视台,每天都面对不同的挑战,“大家都要赶潮流,都要适当地调节他们的作风,原本固有的工作方法套用在现今时代,可能会有点距离。但我相信,有不同的人去参与TVB的工作都会产生一点作用,希望可以互相激励一下。”至于将来如果无线一次过邀请好戏之人回巢拍同一部剧,智叔也会考虑吗?他那双眼睛顿时变得炯炯有神,“当然好,那当然酬劳都要好一点!始终在TVB拍剧是辛苦的。”在TVB拍剧出名工作时间长,演员都较少时间休息,问到智叔现时拍剧模式与过往有什么不同时,他指现时拍剧时间都很匆忙,“我相信他们都在调节中,制作模式都需配合这个时代,但要知道‘大笨象’每动一下都好困难,希望他们可以灵活一点。”而智叔强调演戏都很靠专注力和精神去承托,始终人的体力是有限的,“因为有外景和厂景,一两天通宵是可接受的,但长期两三个月都是这样,真的会积劳成疾。”
智叔在电影路上夺过无数奖项,实力备受肯定。去年他凭剧集《选战》饰演宋漫山一角被网友选为视帝,今次重返无线拍剧有否想过真的荣登视帝?他笑说不太去想虚荣的东西,“有当然好,无亦不介意。因为每个演出都有挑战,亦都按播出时的环境和因素去计算,我还是要实际一点(指酬劳)。” 
“本土”杀出血路
智叔近年亦有参与不少本土电影的演出,其中包括《十年》及《点五步》。这两出作品近来亦都广受大众好评,电影上映期间,更一票难求,再现多年不见的“全院满座”现象。
当中《十年》更在今届金像奖摘下“最佳电影”殊荣,本土电影逐渐再次在香港电影业杀出一条血路。
幼子患病离世
智叔在艺员训练班的时候认识了妻子陈敏儿,两人于1987年注册结婚,婚后育有三子:文哲、文信及文诺,一家五口其乐融融。
不幸的是,最年幼的儿子廖文诺2003年两岁时证实患上血癌,在2006年迎接生日前便因急性肝炎引起的并发症与世长辞。当时智叔和太太都陪伴在侧,看着他带着微笑离开这个世界返回天国。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