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抗领展】自发农墟处处碰钉 议员批支援不足

撰文: 黄炜尧
出版:更新:
有街坊自发租地开设农墟,但面对重重困难。(黄伟民摄)

面对逸东街市装修在即,有街坊自发租用邻近私人土地开设农墟,提供新买𩠌地方满足居民需要。虽然农墟避开了与房署的地契争拗,但营运上仍困难重重,开业一周仍未见大量商户进驻,卫生情况亦令人担忧。负责人称租用土地有先天优势,但亦有很多缺憾,若要“执靓个场”动辄花上过百万资金,个人团体难以应付。有议员认为政府在推动墟市发展上,只提供相应的行政方便,缺乏在资源上支援,令不少墟市胎死腹中,促当局投入财政支援,令墟市有长远发展。

农墟地面不平,每逢洗地或下雨即积水处处,蚊患严重。(黄伟民摄)

居逸东邨多年的王俊杰(Jacky),较早前与父亲合伙向大屿山原居民租用一幅约300平方呎的土地,开设名为东涌农墟的墟市,连同2名全职职员,合共4人共同营运,售卖𩠌菜予附近街坊。

《香港01》记者从逸东邨商场步行至农墟,路程不过5分钟,地点十分方便,但现场所见,农墟由数个简单帐篷和货柜仓组成,目前只有蔬果和小量干货出售,且地面积水处处,蚊患严重。

Jacky本以为可以成就出比天秀墟成功的墟市,岂料牌照和积水问题已令自己相当“头痕”。(黄伟民摄)

牌照问题 不能出售凉茶及冻肉

负责人Jacky表示,最初留意到逸东附近有不少未被善用的土地,有意开设农墟向居民提供较优惠的𩠌菜,其中自己租用的一幅地位置方便,加上私人土地和私人营运等较具弹性的优势,本以为可以成就出比天秀墟成功的墟市。然而在营运初期,Jacky即发现农墟位置人流稀少,向原逸东街市的商户招手,只有两户愿意加盟,用地又因牌照问题,农墟无法出售凉茶、冻肉、鲜肉等需领牌的食材,而且租用地的地面不平坦,每逢洗地或下雨后即出现大量积水,附近的大片林地亦滋生蚊虫。

农墟目前唯有加强清洁、安装灭蚊灯和烧蚊香解决积水和蚊患问题。(黄伟民摄)

Jacky曾透过区议会向食环署和地政总署办理领牌手续,食环署指领牌需获地政署批出准许证,而地政署则指需先获地主同意。Jacky随即向地主查询并获得许可,但当交予地政署处理时,地政署表示一般审批需时2至3年,然而逸东街市的装修工程维期仅3个月,农墟似乎等不了牌照的申请。

积水及蚊患严重

Jacky亦曾向工程承办商查询有关重铺地面的费用,估算最少要动用过百万资金,且估计工程亦未必能3个月内完事,目前唯有加强清洁、安装灭蚊灯和烧蚊香解决积水和蚊患问题。

农墟加推优惠和团购服务后,Jacky发现顾客量有所上升,认为进一步加强宣传能有效改善人流。(黄伟民摄)

Jacky指农墟的租金较低,普遍原逸东街市商户有兴趣加盟墟市,但领展采取逐个击破的策略,时有听闻商户一旦加盟墟市即被封杀,最终只有2户仍愿意加盟。但近来农墟加推优惠和团购服务后,Jacky发现顾客量有所上升,认为进一步加强宣传能有效改善人流。“如果我地做靓盘数,商户觉得有钱赚,自然唔怕领展嚟加盟我地,因为佢哋已经冇返去街市嘅理由。”

身兼立法会议员的当区区议员邓家彪表示,很多政党和地区团体有办短期墟市的经验,往往因时间和资源问题无法长期管理营运,农墟正正面对同样的资源问题,但目前推动墟市发展的事务仅由区议会主导,各政府部门只会提供相应的行政方便,未能贯彻协助个别团体营办墟市要面对的法规问题。

邓又指,东涌农墟的营运正正反映个人经营墟市面对的困境,尤其在开业前已需要投入大笔资金改善供电、设立仓储等,缺乏支援令墟市难有可持续发展,但区议会的“推动墟市工作小组”没有专款资源,政府亦未有指引列明优先获资助的墟市类型,地区团队要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令营运者面对庞大风险。邓家彪认为要推动墟市发展,需要有政府财政投入,协助墟市踏出第一步,再培养商户自行营运,方可令墟市有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