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遇雷击】马鞍山有铁矿易遭雷击? 汤博士:被击中风险是…

撰文: 黄伟伦
出版:更新:

昨日(2日)中午时,一名少年于马鞍山郊野公园行山时,不幸被雷击中身亡,网上流传,早年马鞍山曾开采铁矿,或因当地的金属含量较丰富,较易招来雷撃。不过人称“汤博士”的中大物理系高级讲师汤兆升直指:“唔觉得有呢个可能”,认为泥土中的金属成分,未足以吸引雷击。汤兆升又指,如在空矿地方遇雷暴,应避免将金属物的尖端位指上天,包括行山杖、雨伞等,因会增加被雷击中的机会,市民应找有盖建筑物避雷。

昨日有青年与友人与马鞍山行山,期间不幸被雷击中。(赖俊杰摄)

汤博士:泥土金属不会招雷

遇害少年昨与友人于马鞍山郊野公园行山,途经弯曲山时被雷劈中,送院抢救后不治。事件发生后,有网民认为马鞍山一带金属含量高,较易受到雷击。

汤兆升表示,虽然泥土确存有金属,但主要成份是土壤,金属只占极少部分,对于网民指马鞍山多金属易招雷击,他直言:“唔觉得有呢个可能”,并指不少地方的泥土都有金属成份,但都没有网民所述较易遭雷击的情况。

(汤博士的物理空间Facebook专页图片)

高举行山杖、雨伞或增加被雷击中机会

相比起网民指泥土含铁会增加雷击风险的“都市传说”,汤兆升指,金属物尖端位的电场较强,如市民于雷暴时正在行山,或处于空旷地方,都应妥善收藏金属物,避免高举。他举例指,行山杖,甚至乎雨伞,都是有尖端位的金属物,将之高举指天,确会增加被雷击中的机会。他建议,市民避免站在电缆旁边,应到有盖地方暂避,如附近没有建筑物,蹲下可减低被雷击中的机会。

至于坊间有指,雷暴时使用手提电话,或会招致雷击,汤博士表示,虽然确有人使用电话时,被雷电击中,但暂未有足够证据显示,电话会招引雷击。他表示,市民如行山时遇到雷暴,应可减少使用电话,但强调毋须过于担心,如要报警求助,都应继续使用。

天文台前助理台长梁荣武亦指,地质并非招引雷电的原因,如市民于高处、空旷地方遇到雷暴,可留意天文台的雷电分布位置,如正身处雷电集中的地方,应尽快离开,到有盖地方避雷,又或可蹲下减少被雷撃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