喺北欧讲英文 使乜惊啊?
因工作需要有幸经常前往瑞典,亦常被问到英文在北欧的普及程度,个人认为以英文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而言,北欧各国简直是天堂。我常说笑,要在北欧国家找一个不懂英文的人,比在莫斯科找一个懂英文的更难。
文:玩游世界不是梦@Live Norish
去得多北欧国家旅行,真的有点被宠坏,英文无处不在,国民一般能以甚少口音的英文对答,用词简单,都令人觉得方便易明又亲切。当时由英文普及程度极高的芬兰、瑞典转到不太English Friendly的莫斯科,一时间确实有点难以适应。
历史因素成远因 政府政策是近因
2014年,丹麦人被选为全球以英文作为非母语而拥有最高英文能力的民族,而前两年均由瑞典人夺得。北欧人能善用英文的理由众多,首先当然是基于历史原因:北欧语言与英文同为条顿语系,用语文法都有相似之处,自然在使用上具有先天优势。
但最重要却是北欧政府如何看待英文的重要性:北欧各政府都致力提升国民在全球的竞争力,而具备流利的英文,自然是对向外输出人才或助公司扩展全球网络极为重要,所以教授外语就成为教育政策的“重中之重”。(北欧人喜欢外游都是重要因素之一。)
以挪威、瑞典及丹麦为例,英文自小学开始就被列为核心科目。或许你会问,香港学童同样从小学(或幼稚园?)已经开始学英文,为何成效有所差别?当然社会背景等是其中一项因素,但北欧教育另一样最著名的就是小班教学,师生比例与香港差天共地,学生吸收成效自然随之而上升。
英文融入日常生活 年轻一代爱讲
除此之外,国民对于英文的态度都大相迳庭。在香港,不少人对英文避之则吉,可免则免;而北欧人皆主动地将英文融入日常生活,抱拥英文:瑞典的电视台及电台均配以大量英文广播或字幕,观众犹为热爱英美的电影或节目,BBC更专为北欧三国特设频道,即使商业广告也同样使用英文作讯息媒介。更甚者,北欧年轻一代觉得讲英文是一件很“型”的事,既然型,为何不多用?(我深信香港有着同样的情况,但正宗或正确与否,就见仁见智。)
有人认为,偏执过度以英文走天涯会很容易忽略当地的文化及语言,但我相信对很多短暂停留的旅客,方便才是首要吧。下次游北欧,可以好好放下你的Google Translate,享受北欧的便利,又多一点自在。
(本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