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内地科研火速发展 港缺经费 学者︰你问梁振英啦?
撰文: 方婵珠
出版:更新:
“大陆愈来愈多经费,香港愈来愈少,你问我点解?你问梁振英点解啦!”
“大陆愈来愈多经费,香港愈来愈少,你问我点解?你问梁振英点解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乃正教授,自1997年联同香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作,研究合成物、应用等,这几年实验室更提升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他深感近十年内地与香港在投资创新科技的差距。
梁振英周三发表《施政报告》,内容除了42次提及“一带一路”外,另一重点是本港创新科技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是其中一个项目。目前,香港共有16所“伙伴实验室”,今年会新增5间,《报告》建议每年拨款超过1亿港币支援项目。
“徐立之教授建议500亿,依家1亿......(香港创新投资)占整体GDP 0.7%,永远追不上其他国家,同非洲差唔多。” 黄乃正 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教授
与内地在合成化学方面合作18年的黄乃正教授表示,拨款对实验室财政虽有帮助,但都是“俾灯油火蜡”,仍要四出寻找资金、投资者研发方案。他直批香港在投资创新科研方面一直力度不足,经费更加是愈来愈少,即使新的施政报告计划投放1亿,但仍远远不够,“几时都唔够,徐立之教授建议500亿,依家1亿......(香港创新投资)占整体GDP 0.7%,永远追不上其他国家,同非洲差唔多。”黄教授又指,与内地合作有多方面好处,现时内地每年投资在创新科技发展的资金占全国GDP的2至4%,香港则可更容易找到资源、经费、研究人员,合作对香港有利。
18年光景,黄教授更见证内地在创新科技的发展,80年代内地资讯不流通,“没有钱”,加上缺乏人才,入口困难,往往要藉著与香港合作,以香港为中转站,购买合成试剂,而合成化学研究又是香港的强项,内地需要靠香港引进技术。他自言现时在内地从事合成研究的人很多是他的“徒弟徒孙”。不过近十年内地开始大力发展合成化学,短短十年,在资金、人才、仪器方面都增加不少。他直言香港现时“未必抢到”内地一线的人才,如清华大学学生,他们往往会选择留在内地,不会来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