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仓大火两年】迷你仓求存转用辘柜、大箱 专家:仍有隐忧

撰文: 郑秋玲 邱靖汶 周峻峰
出版:更新:

两年前淘大工业中心发生迷你仓四级火事件,伤疤犹在,但当年揭发的消防隐忧,至今仍未消弭。截至上月底,消防处于933间迷你仓共巡查9,697次,发现当中近九成存火警危险。消息指,自从大火发生后,不少迷你仓谋求转型,包括改用可移动的储物柜及堆叠迷你箱等形式,以避过相关消防条例规管。记者早前以顾客身份参观4间转型中的迷你仓,部分内部布局仍未符合消防要求。有业界称如遵从条例就要重划格局,料至少须70万元,加上动工需时,变相符合法例要求就等同扼杀生存空间。但有资深消防员认为,无论是“迷你仓”还是“盒仔仓”,仍存消防隐忧,因为难监管有关仓柜所储存的物品。前消防处处长林振敏认为,规管迷你仓须设全面风险评估,由工厦的结构,以至储存的物品等,都要通盘考虑。

除了传统的间隔封顶式储物仓外,有迷你仓转型用不同高度、可移动的储物柜。(香港01记者摄)

消防处修订的迷你仓防火标准,包括仓内走廊须阔2.4米、仓内窗口占总面积16分之1、贮存高度不得超过2.35米等。据了解,不少迷你仓近两年纷纷转型,包括改以“盒仔”形式,及用有辘的储物柜,“离地”且不封顶,突破屋宇规例限制,部分亦禁止顾客随意进内,只能在柜台交收。有消息指,这种“走法律罅”行径,令当局难按现行规则执法。

有辘储物柜  呎价约50元

记者日前以顾客身份预约参观位于荃湾永华工业大厦、荣亚工业大厦、荃运工业中心的连锁迷你仓公司。三间迷你仓均转为俗称“盒仔仓”及有辘储物柜的迷你仓,其中一间的储物柜底部设车轮,并要由职员从货仓拉出一个独立贮存柜才可存取物件。17至24呎的储物柜,月租价钱由900至1200元不等,须付两个月按金,一次过缴付一年或半年租金可再享折扣。

逃生出口仍未安装好指示牌。(香港01记者摄)

现场所见,改用有辘储物柜范围,数个原本封死的窗口已“解封”,消防喉辘系统及逃生门口亦未见有阻碍物,当眼处张贴不同提示,包括提醒顾客不可存放危险品的种类、垃圾弃置地点、逃生指示和方向牌。不过记者发现,仓内仍可见到未改组的布局,仍未符合消防要求,如每行或每组迷你仓之间未有分隔出2.4米距离,亦未安装出口指示牌等。

有金属制储物柜底部装有活动辘。(香港01记者摄)

新储物柜顶改通风格网

记者另外巡视观塘伟业街一间迷你仓,32呎平方米的有辘储物柜,月租1,282元,须付两个月按金及签租一年,但就无重量限制,而该金属制储物柜顶,以网格围封,记者尝试打开其中一个空置储物柜,发现容易“走位”。职员透露,该址有部分区域的“盒仔”因高度超过7呎,目前已暂停出租,免遭消防处针对。

业界:按要求须耗70万元改装

有迷你仓业界人士向《香港01》记者表示,在大火发生前,迷你仓进驻工厦一直相安无事,对于大火后新规定的2.4米分隔距离、贮存品与天花板距离不少于1米等规定,直斥是“矫枉过正”。他称,假设一个4,000呎的迷你仓,要遵从处方改善工程,包括拆窗、拆仓再分界内部格局,粗略估计费用约70万元。而这个费用仍未计工程期间暂停出租的损失,而且需要至少一年时间动工,因为要通知顾客搬仓,惟不少顾客付清一年仓费后就离开香港,难以“即call即到搬仓”,亦不能随意移动其物品。

迷你仓为求存而转型,改用可移动储物柜及储物箱。(香港01记者摄)

转型“盒仔仓”仍未解决核心风险

有资深消防员认为,“盒仔仓”如果无防火设施保养,潜在一定风险,尤其是监管储存物品方面不足,如储存了一定限量的危险品或易燃品在仓内,构成的危险性非常高,积聚大量储存物的铁箱,一旦发生火警,必定增加消防员的压力。

另亦有消防人员表示,曾巡查个别“盒仔仓”,而据其经验所见,并非每间盒仔仓都有使用车辘及封顶,与传统形式迷你仓一样,须遵守部分规例,即要有2.4米分隔。该人员指出,由于消防无法搜查储存物品,只能建议用家遵守规则勿摆危险品,而做到这些分隔,局限了燃烧负荷,就能确保在30分钟内,火势不会急速蔓延至其他货区或货物,有空间予消防拯救。

前消防处处长林振敏认为,应全面检视包括整幢工厦的消防设备、楼宇结构、储物仓的防火管理等,最好应透过发牌程序规管迷你仓,因为迷你仓的间隔及面积都各有不同,以致储存的物品,都要有全面的风险评估。

消防处︰四成获批准延期遵办通知书

消防处回应指,明白营运者在遵办该处发出的“通知书”时,尤其是窗口不足及重新编排贮存间隔布局时,需要安排清空现有客户的物品,故处方会按每宗个案情况,考虑延长遵办“通知书”的限期,让营运者能顺利完成工程,而目前大部份营运者正采取积极行动消除有关火警危险。

处方指,至今年5月底,已于全港933间迷你仓巡查9,697次,当中约四成获批准延期遵办“通知书”,逾三成迷你仓的营运者已提交改善方案,另外有40间迷你仓已完成改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