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苗刀:是倭刀?还是别树一帜的双手刀?
此前【武备志】曾经介绍过中日之间的双手刀历史,这种曾经在明代轰动一时兵刃,因为不适合骑兵作战而在清代没落。可是明代军队在江浙等地的流散,却使得双手刀剑继续得以在民间传承下来,并在民国年间以另一种形式再次发光发热。它就是今天的主题——苗刀。
究竟苗刀出自何处?它与明代倭刀是否同一回事?跟河北通臂拳一脉又有甚么关系?
由苗刀营到中央国术馆
1921年前后,时任直鲁豫巡阅使的曹锟正在河北保定练兵。为了提高兵士的埋身格斗能力,他特意设立了一个“武术营”,并派遣静海人刘干臣邀请同乡刘玉春及任向荣到军中教授双手刀法。刘、任二人本是独流臂拳传人,此外亦精通太祖拳法。把时间推前到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两人在河北吴桥遇上当地武术名家谢玉堂,他们用太祖拳的“单提腿”换得了对方秘传之八趟苗刀。从此,苗刀就成为了独流通臂拳内的其中一种兵器技法。
曹锟为免此刀与日本刀扯上关系,又不想将之跟一般的单刀混浠,便取其刀身修长如麦苗的特征,把它正式定名为“苗刀”,而“武术营”则更名为“苗刀营”。由于其时军政界与武术界互连一线,苗很快又成为了武术界的研究课题。
1928年,中央国术馆成立,馆长张之江提议将苗刀设为学员的学练项目。于是在馆内任职的马英图(1889—1956,八极、劈挂名家)及郭长生(1896—1967,刘玉春之徒)便参照古谱,在独流苗刀的基础上揉合通臂拳步法,创编出二路苗刀。后来郭长生的传人郭瑞祥更在河北沧州,创编了花法更为丰富的三路苗刀,进一步发展了苗刀技法。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当选总统一年的曹锟赶下台。刘玉春、任向荣遂回到家乡独流,各操旧业、传授通臂武艺。其中任向荣根据自己体会,将前八趟和后八趟苗刀的技法化繁为简,最终整合为苗刀十二趟。而刘玉春则以点击喂招的方法,将自己的苗刀体系传予后学。今天流传的大部分苗刀技法,便是源出自两人之手。
另外在打法上,刘玉春等人最初所练的一路苗刀,与《单刀法选》的技法可谓一脉相承。至于前文提到过的二路苗刀,虽然跟《单刀法选》差别较大,但主要刀势依然一致。国内著名武术史学者马明达教授便认为,“晚清河北省黄、谢两支双手刀法的源头都可能来自程氏,或是直接源自‘浙人刘云峰’(刘云峰便为程宗猷的师傅)”
综合这些迹象,苗刀确实大有可能是承传自明代的倭刀术,自然亦不能轻易否定其与日本刀之间的关系。马明达更曾指出,“苗刀”之名实乃“浅人”所定,把苗刀的本质完全掩盖了。当然,要真正厘清苗刀的历史脉络,还需要大量史料考据。
例如,跟日本“打刀”及“太刀”样式相比,以现时的苗刀样式来看,日本刀其刀靶就明显比苗刀短,刀身的弧度亦比较大(尤其居合刀):
可以想像,打刀等的运使速度较快,亦可以用双手或单手握持。而其攻击幅度则较小,也不会做太多翻转动作;苗刀则重量较大,基本都是用双手握持。而因为刀靶较长,可以像舞棍般打出幅度颇大的刀圈:
(后人模疑的苗刀刀法,有很多翻花、旋转的动作,而这点正是由刀靶赋予)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或许是《单刀法选》里的倭刀,本就与打刀或太刀不同。又或是随著时代演变,令今天两者间的差异愈来愈明显。诚然居合刀的样式可以随习者而变,故亦有刀靶非常长的打刀,本文只尝试以今天常见的款式作楔子。毕竟要为两者的关系完全定调,实在是言之尚早。
主要参考资料:
杨祥全。2013。《津门武术》。中国内地: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此网站介绍了不同日本刀的基本结构,读者可以进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