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辩论】林超英批土地短缺被夸大 陈剑青:政府误导公众

撰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本土研究社今日(25日)发表民间咨询文件,强调香港并非欠缺土地,反对官方将房屋问题归咎于土地短缺。中大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客座教授林超英指出,政府对人口增长估算多近一倍,认为1,200公顷的土地短缺可因此减半,甚至可少于600公顷。本土研究社成员陈剑青指出,利用现有土储及棕地已可解决最急切的房屋需要,甚至足够有余。他重申,兴建公营房屋的所需土地不多,只需一公顷已可建千户公屋。

本土研究社认为若充分利用棕地,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解决急切的房屋问题。(王洁恩摄)

林超英:人口估算大咗一倍

中大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客座教授林超英指出,本港现时有730万人口,但政府却估算2030年人口有920万人口,推算出土地缺口多达1,200公顷。然而,根据统计署早前公布数字,即使2046年到达高峰期,亦只得820万人口。

他认为,人口增加估算高估近一倍,粗略估计下,1,200公顷的土地短缺亦可减半,甚至可少于600公顷。林超英建议,政府可善用预留予迪士尼扩建的60公顷填海土地,该地不单邻地铁站,且面积大,有助解决㓥房户苦况。

林超英建议政府可善用预留予迪士尼扩建的60公顷填海土地,有助解决㓥房户苦况。(王洁恩摄)

陈剑青: 利用现有土储及棕地已足够有余

本土研究社成员陈剑青指出,官方提到香港未来的土地需求多于1,200公顷,他强调相关数字“有水份”。民间咨询文件又指,根据直至2046年估算的4,720公顷土地需求中,当中预留1,448公顷土地作“主要特别设施”,而官方文件亦无交代详情,他质疑政府有意“做大数”误导公众。

他指出,香港有近千公顷的未有发展的“雪藏地”,包括棕地、乡村式发展地带官地、短期租约及临时政府拨地。不过,短期租约及临时政府拨地均不列于官方的18个土地选项之中,他强调:“现有土储及棕地已可解决香港最急切的土地问题,甚至足够有余!”他希望,市民可留意18个选项以外的选择,更认为即使单一选项亦可解决房屋问题。

众筹印一万份

另一方面,本土研究社成员黄肇鸿指出,现时民间咨询文件已列印7,000份,希望可透过众筹印成10,000份,由不同团队派发再散落各区,以免市民被官方文件主导,作出错误选择。

发展局表示,这次咨询没有前设,小组在公众参与书册中客观铺陈18个选项的基本资料、发展效益、成本、挑战和不确定性等,目的是抛砖引玉,市民可就18个选项发表意见,小组亦欢迎其他建议。

对于本土研究社提及的一些方案,局方称都是持续推行的措施,小组认为政府不单要继续执行,还应做得更快、更好。

局方又指,《香港2030+》的估算是预计本港人口增至2043年的顶峰822万,并非报导所指的900万。小组理解个别团体对短缺多少土地有不同看法,但过去一个月与不同持份者的接触,小组感受到市民普遍认为香港土地短缺问题严峻,所以小组认为当前急务是与社会一起觅地,并呼吁市民积极就选项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