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武术:由岭南拳系说起
每个民族或群体,都总是透过某种特定的语言,去传承自身的文化和信仰。企图将语言的差异全然消灭,不仅是一种文化霸权,也使后人再难了解各种文化的真实内涵。
今天【武备志】便尝试以岭南拳系为例,浅论一下不同拳种与其地方语言之间的密切关系。
岭南尚武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岭南”的概念一直处于变动状态。起初岭南泛指五岭之南以及越南北部的地区,而按现在的行政划分则专指广东、广西及海南三省。不过这种政治性的地理观点,其实很难解释清楚岭南文化的实际传播程度。至少现时不属于广东省的福建地区,在武术上就同属岭南拳系。故此要研究岭南拳术的源流,就必须明白这些拳种在历史间的相似性。
首先粤东山区及及沿海区域的发展,很大程度都得益于清代闽南人口的迁徒,所以汕头、海陆丰的“福佬”文化,实质上是闽南文化的延伸,两者共享著相似的社会基础。
而另一个对岭南文化影响更为深远的因素,则是客家群体的出现。早在宋元年间,就有大量北方人口迁移到福建丘陵地区,此后再逐由闽南及湖南南部,迁居至粤东、粤北,并廷伸到惠州等地。这批客家群体一方面使得各个华南地区的社会日趋同化,另一方面则激化了原居民与客家人之间的族群冲突,形成了多次“土客斗争”。正是这些大规模的械斗事件,促成了客家拳术的兴起,并成为了岭南拳系内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最后,在明代的抗倭战争中,名将戚继光与俞大犹都曾经在福州、泉州等地驻兵,而俞大犹本人更是祖籍福建晋江。他们在练兵之际,就吸收了很多闽粤地区的武术技法,尔后又复将自身的练武经验传授予当地拳师,大大丰富了岭南拳系的内容(其中一例便为俞大犹所撰的《剑经》)。
共祖分流:语言与技法
综上所述,整个岭南拳系其实是一个由闽、客文化及战争所促成的特殊体系。即闽南文化不断向粤东等地扩散,而客家移民及军人则进一步将整个岭南地区的社会氛围连成一体。但与此同时,这些移民又跟当地的族群发生严重矛盾,甚至在客家群体内部亦可能经常进行械斗。这种既融合又分裂的社会状态,也许就是造成岭南拳系“共祖分流”的原因之一。
现在问题是:究竟如何分辨不同流派间的异同?除了本身的技术原因外,语言似乎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视角。
以南螳螂拳为例,当中较为著名的两个流派“朱家教”及“周家教”,便都用了“教”来指称流派的意思。盖因客家人对门派的意识素来薄弱,很多拳师都会用姓名来称呼自己所习练的拳术,再以一个“教”字以兹识别。所以从“教”这个用字当中,便能知道这个流派确实同属客家拳系,而且极有可能同出一源。
至于在潮汕地区流传的“南枝拳”,则有一个名曰“枝手”的手形,与广东洪拳经典的“指手”如出一辙。事实上枝手的读音,亦跟指手非常类似。有理由相信,某些福建拳种的技法曾借由移民由闽南传到了珠三角地区,影响了洪拳的发展。所以指手或许确实取材自枝手,而指手则属枝手的谐音。
这种透过读音和词组的分析,还可以细致得看出同系拳种之间的差异。例如白鹤拳建著名套路“三战”,便与南螳螂的“三步箭”及珠三角地区的“三展”读音相似,三者显然是同出一脉。但若从动作上再作考究的话,则似乎读音更相似于三战的三步箭,比三展更贴近三战的原型。
上面第一条视频为李刚师傅的白鹤三战,而下面则为周家螳螂的三步箭,两者的手法和步型都相当类似。至于下文的三展拳法,虽然俱有逼桥和胸腹吞吐的动作,但却出现了四平马、弓步等架子较大的马步,与三战及三步箭明显不同:
语言并不儿戏
这种语言与技法相扣连的特征,不仅反映出这些流派之间共用著一套相近的武术系统,同时也反证出一个重要信息:即语言是扣连著这批移民群体的重要纽带,正是透过著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他们方能衍生出相应的族群意识,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一套与他人相区别的武术体系。
故此正如文首所述,语言不但是传承技艺的一种工具,还包含著一个群体的文化和价值观。倘若轻易抹煞掉这些语言体系,那绝对是不尊重前人的历史。另一方面,正正因为这些技艺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如果后学想要了解清楚其中的所有内涵,就有必要一并学习该民族的语言,否则很容易便会产生误读。
事实上,很多国外的国术老师,都会选择用母语去教导学生某些特定的招式。当年李小龙就是以广东话,向学生介绍不同的咏春招式。这样非但不会影响双方的交流,反可以使双方更趋尊重,同时亦不教咏春拳失真。
这种文化精神实在值得社会各界,特别是为政者深思。
主要参考资料:
明周、中华国术总会。2014年。《香港武林》。香港:明报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