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妈妈】《黄金花》观后感:如果世上没有了母爱 │Natalie
母爱,从来都难以用文字言语去描述,大概只有当了母亲的才能明白何谓母爱。还记得早前香港就有一位妈妈,在带女儿上学的途中不幸被车辗断脚,她开口第一句就是问女儿有没有受伤,及著他人好好帮忙照顾女儿。手术完成后,还是在关心女儿生日有没有蛋糕。【编按:作者为社工妈妈Natalie】
《黄金花》,整出戏都在演活了母爱。导演并没有刻意去煽情,而那份动人的情就在母子日常生活的互动之间。自闭症儿子的母亲黄金花(毛舜筠演),与儿子光仔(凌文龙演)二人一起买𩠌跑步吃饭,绷跳的儿子不时“依依啊啊”,依偎妈妈,都让母亲由衷微笑。在旁人眼中微不足道的互动,成为了母亲独力照顾儿子的力量。
院舍中的孩子
我曾在智障和自闭症人士的宿舍工作,当中有不少孩子,就是由妈妈独力带大。先生离开的原因,有些如戏中的光仔爸爸(吕良伟演)一样因出轨而离家,有些不然。不过无论如何,留下来照顾孩子的,通常都是妈妈。
那些孩子在宿舍住,妈妈每星期接送他们回家渡假两三天。这些孩子和妈妈都是“幸运”的,因为妈妈不用担心当自己“两脚一伸”时,孩子顿时无所依靠。但是在香港,轮候智障人士宿位的时间漫长,轮候十年仍未有宿位是常态*,照顾者都常因此担心不已。
《黄金花》道出了自闭症患者家庭的辛酸,却也能触动没有自闭症孩子的观众,正正是那份人人都会被感动的母爱。
母爱,也许就是如此的一种神奇力量
“当孩子哭,你比他更痛。然而他的一个微笑,又能把疼痛化成春风。”
孩子再麻烦,你还是没办法放下他。
而母爱不一定只限于女性身上出现,我尤其常在单亲父亲的身上,深深感受到母爱的力量。
向母爱的力量致敬,我们也要多关注特殊儿童的需要。所谓的需要,哪怕就是社区的接纳。所谓的接纳,哪怕就是一个微笑,和不乱说出一句“无家教”。
*2016-2017年度,中度弱智人士宿舍宿位的平均轮候时间约为 11.5 年,严重弱智人士宿舍宿位则为 7.8 年 。
Natalie (专页:玩乐才是正经事)
妈妈,社工,亲职教育工作者,在这里分享儿童心理发展、亲子关系建立,以及亲子沟通技巧的知识。皆因心里蕴藏一个愿望──渴望看见我们这一新世代的父母,放弃对孩子催谷、对立角力的教养文化。取而代之的,是信任、尊重、沟通、自省,让下一代在爱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