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A·咏春】从徐晓冬对丁浩看传统武术的不足
作者:郭伦
经武备志团队编辑
徐晓冬对咏春丁浩一战,中国传统武术再次落败,不少人再次批评中国功夫不能打。诚然,咏春对MMA是一个不对称的比较,因为MMA融合了不同武术,而咏春只是一个门派。但是用中国传统武术对其他国家的武术,也不见得占优。究竟中国传统武术的问题出在哪里?
搏击经验的差距
中国传统武术,最大的问题在于搏击竞技。每一种武术,也需要透过搏击经验提升实用性,而搏击竞技(比赛是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取得搏击经验最佳的途径。大部分武术都有其搏击竞争的方式,其方式如何,往往会影响该种武术的发展。举个例来说,传统空手道采取“寸止”式的竞技方式,自然会忽略抗打和力量的训练,这限制了传统空手道在真实搏击的发展,因而衍生了全接触空手道。
在徐晓东、丁浩一战中,很容易看到丁浩对搏击的感觉很薄弱。所谓搏击的感觉,包括进退马是否流畅、除了前进和后退之外有没有其他的步、假动作、是否怕拳、如何应付对方的攻击等。从最基本的穿上合适的衣服上台,也可以看到拳手是否有足够的经验培养对搏击的感觉。丁浩进退的步,不但很不流畅,更遑论有前进后退以外的步。
至于假动作,虚拳和实拳等更是欠奉。在比赛中,除了丁浩首十数秒主攻外,其他时间他面对徐晓冬快拳时往往九十度弯腰,估计是怕拳或不懂得处理连续的快拳。被打时不能九十度弯腰,因为这样不能够转守为攻,白白放弃了反击的机会。徐晓冬最后抓著丁浩的衣服狂打,更令人怀疑丁浩是否上过擂台实战,因为实战过总没理由穿松身衣服上擂台。
黐手的“发动条件”与“斩颈”
究竟咏春有没有搏击的竞技?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不同系统的咏春有不同的看法,主流咏春是以黐手作为竞技的方式。大部分咏春系统都是以黐手训练手部触觉,部分系统甚至只有黐手,没有“过手”。所谓手部触觉,即是当自己右手触碰著对方的左手,左手触摸著对方右手时,能感应对方的动态从而作出进攻或防御。
诚然,正如断水流大师兄在《以黐手为中心的系统所遇到的最大难题》探讨黐手时所说,搏击时难以保持黐手时最佳的距离。其实,距离只不过是黐手其中一个发动条件,因为盘手架是透过特定的手形去感应对方的动态;若盘手架中双手摆放或移动的位置错误,对手可以透过露出的空隙进攻,否则就需要破坏对方的盘手架才攻击。
因此,黐手需要生效,除了距离,还需要手形。但在实际的自由搏击上,对方不会跟你用盘手架,不会停止让你长时间触摸自己的双手,所以单练黐手的根本不能感应对方的动态。
另外,黐手最大的问题在于其进攻方式。只要上网看看黐手的片段,就会知道黐手最常用的进攻方式是“斩颈”,而不是拳,这可以解释丁浩为何不懂得应付徐晓冬的直拳。
(叶准与刘功成黐手片段,读者可以从慢镜看到有多少次“斩颈”)
“斩颈”的杀伤力弱,而且难以或不能(赛例或禁止攻击咽喉)在搏击实战中使用,这也令黐手的实用性降低。归根究柢,在于黐手这种特定模式之下,其进攻与防守的招式只有利于黐手。一旦离开黐手的模式,练习所得无法应用于真实模式的搏击。
竞技模式之差异
可以说,武术特定的竞技模式与现实搏击的相似程度越低,发动条件越多,实用性越也低,这可以解释丁浩对搏击的感觉如此薄弱的原因。正因如此,有些重视实战的咏春系统不会视黐手作训练手部触觉之用。
中国曾经尝试用散打这种比较贴近现实的比赛方式统一传统武术各门派的竞技模式,可惜并不成功。不少传统武术沿用旧有的竞技模式,例如太极用推手,咏春用黐手,这些竞技模式与现实搏击相差太远,实用性低。另外有一些中国功夫则重视散手和套路,著重要自卫与表演,而不适用于上擂台。
对比全接触空手道和泰拳的搏击比赛,拳手从中不断改善技术,或许这可解释中国传统武术现时落后于外国的原因。
(编按:断水流大师兄在来稿讨论黐手距离时,亦有提及“斩颈”,但因为他的解读很有趣,所以我们经他同意后,把那一部份分拆开来作另一文章,正正可以跟这文章作一呼应。该文章正等断水流大师兄润饰,很快就会推出。
另外,全接触空手道中有一些系统或门派的比赛模式是手不能打头,这也影响了选手在其他比赛中的发挥,但他们的选手依旧可以在近距离中使用高踢技术,这正是来自全接触空手道训练。
寸止空手道模式其实也“制造”了 Lyoto Machida、堀口恭司这些好手;连美国那种Kempo Karate 也可以有Stephen Thompson;当然他们加入了很多不同方面的技术,绝不是单练一派,但他们确实可以把自己本来所学的核心技术发挥出来。
既然如此,与文中所说类近,或许现时欠缺的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能把既有技术于搏击中发挥出来的竞技与训练模式。)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武备志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