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国际发明展 浸大夺三奖
撰文: 郑秋玲
出版:更新:
浸大研究团队上周首次出战第4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有3项专利发明夺得多项殊荣,其中由该校物理系讲座教授谢国伟研发的“铁甲玻璃”,有超强硬度、不易碎及防刮特性,可应用于手机萤幕,从40个国家、1,000个发明品中脱颖而出,取得全场最高荣誉大奖。得奖者均寄望创新及科技局可助业界带动研究成果,走向市场,并提供一个较低门槛的募资平台,相信有助本港科研发展。
浸大物理系讲座教授谢国伟研发的“铁甲玻璃” 共拥有6项专利,获最高荣誉大奖、工业制作组金奖及高科学技术奖。“铁甲玻璃” 是在透明玻璃基板上,再镀蓝宝石纳米薄膜,特性坚硬、不易碎且极防刮,比一般手机萤幕硬两倍,可应用于不同电子产品。他指现正与几间跨国公司商讨合作,将“铁甲玻璃”应用在不同产品, 该项技术拟将率先应用于相机镜头,并于几个月内推出市面,来年计划与手机生产商合作,直接将“铁甲玻璃”用作萤幕。
新技术治神经退化症
由浸大生物系教授翁建琳及其团队研发的“个人化干细胞疗法”,属微创手术,获颁医学组金奖及高科学技术奖,是以带抗体的磁性纳米粒子提取动物的神经干细胞,再将之培养成所需细胞,之后再注射入同一动物的神经细胞,从而度身打造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该技术已取得美国专利,正与跨国大药厂合作临床研究。
激光鉴定艺术品真伪
浸大物理系教授张迺豪及其团队则在鉴定古董及艺术品方面,研发了一项新激光鉴定技术,利用光谱去辨别油墨的新旧,更可为中国画、紫砂壶、玉石及陶瓷品鉴定真伪、原产地等,比传统鉴证方法灵敏度高1,000倍,最后获得电脑科学组金奖。该项技术亦获法国罗浮宫艺术馆青睐,现合作辨识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