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在广州】冒险滞留中国 为了什么?
商机、未来、成功故事,广州以全球廉价商品制造中心的身份吸引着非洲商人,但麦高登的田野调查发现,很少人能真的功成名就、衣锦还乡,许多人甚至无法全身而退。这些沉重的故事在各国商人身上都有发生,但人数最多的就是生活在广园西路的尼日利亚人。撰文:金其琪
上文提到人类学家麦高登分别于2011年及2017年出版了关于非洲人在香港重庆大厦及广州情况,并提出了一个词语:低端全球化(Low-end Globalization)。
“小心使用‘非洲人’这个概念。”麦高登提醒,“换成‘亚洲人’来想,这个概念完全无法表达香港人、日本人和巴基斯坦人的不同。”
那么要使用什么概念呢?他在书的第二章讲述了八个外国人的中国梦,八个人中,有贫穷的欧洲男性、有钱的非洲女性,有跨国大企业驻华的日本雇员,也有散尽家财的尼日利亚滞留者。他想说的是:“贫富之分、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分,不仅体现在国与国之间。即使是同一块非洲大陆,中非、西非、东非,乃至同一个国家内部,也能看到同样的分野。”
其中最弱势的莫过于滞留者。尼日利亚滞留者Kingsley对麦高登形容,自己就像是“Discovery频道那些在水潭喝水的羚羊,随时都会被水里潜伏的鳄鱼吃掉”。对滞留者来说,鳄鱼就是查证件、抓捕他们的中国警察。
“世界上没有哪国政府会对这么多逾期滞留者放任不管。”麦高登说。他也这样告诉这些滞留者。但不论是滞留者们,还是经过研究的他,都觉得这并不是中国政府大规模抓捕的唯一原因。政府官方宣称的行动理由,是有“非洲犯罪份子”在广州贩毒。但麦高登认为,政府只是拿这一小部分的毒贩作为借口,以此遣返所有的逾期滞留者。“许多广州市民也不喜欢城市里有这么多非洲人。他们会说,中国是中国人的。”
为躲避警察的抓捕,大量滞留者躲藏着生活,在警察下班后才敢出来做生意。被抓的下场,则是“不知被关在哪里,也不知道关多久,也没有人通知你的家人朋友”,“就像消失了一样”。但警察会允许滞留者对外要求保释金。麦高登打听到的保释金数额,是10,000至12,000元人民币,这对绝大多数滞留者来说都是一笔巨款。交完保释金,滞留者会被遣返回母国,并且五年之内不得入境中国。而许多滞留者已经有了中国女友或是事实婚姻的妻子,更有人生下了孩子,怎么办?“他们通常会以分手为结局。”麦高登说。
高端全球化以合约为基础,但低端全球化靠的是信任。所以你必须亲身在那里,盯着每一步。
“中国人对待合约就像对待厕纸”
既然滞留被抓的后果如此不堪,为何还有这么多尼日利亚人要在广州非法滞留?原因很多,麦高登发现,尼日利亚是最不受中国海关欢迎的国家之一,一名滞留者曾告诉他,海关要他付20,000元人民币来续六个月的签证。“他当然付不起。”而另一个原因则更为复杂,关乎低端全球化的本质。“高端全球化以合约为基础,但低端全球化靠的是信任。所以你必须亲身在那里,盯着每一步。”麦高登说,这也是为什么非洲商人非得要跑到中国、住在中国才能进货的原因,几乎每个他采访过的非洲商人都抱怨中国的厂商会骗人。在书中,一名拥有英国居留权的西非商人便曾形容,中国人对待合约就像是对待厕纸。
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尼日利亚人宁愿非法滞留在广州也不愿空手回家。麦高登采访的数名滞留者都开出不同的“成功价码”,“我赚到50,000美元就回去”、“我赚到15,000美元就回去”,因为他们想证明自己在海外赚到了钱。也有人说自己的要求不高,“别人开林宝坚尼,我起码也要开架得胜吧”。
真正在国际化这座城市的人,可能偏偏是那些没钱的外国人,而不是有钱的外国人。
然而事实是,麦高登听过太多这样的畅想与目标,但却没见过几个真的做到的人。唯一比较接近的版本是,一个尼日利亚滞留者终于赚到了足够的钱,去警察局自愿交了高昂的罚金,然后自费买机票回到尼日利亚,但却迅速在老家被骗光了钱。
这些惨澹的人生经验混杂着他们对发财和出人头地的憧憬,然而麦高登说,中国并不欢迎他们。他的田野调查告诉他,中国人确实想要一个更加国际化的国家,但却免不了是一种“嫌贫爱富、带有种族观点的国际化”。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想要吸引的是发达国家的白人。
但麦高登看到的是,“真正在国际化这座城市的人,可能偏偏是那些没钱的外国人,而不是有钱的外国人。”一个例子是,他访谈到的为跨国大企业服务的欧美和日本人,都在自己的中产社区里封闭地生活,与中国社会没有真正的接触。反而是非洲与中东的小商人,才会在街道、商场、工厂里和中国人直接打交道,用英文和中国人交谈。
但看起来,中国政府正把这些广州国际化的推动者一波一波地遣返回非洲大陆,漏网之鱼则继续不甘心地活在阴暗的角落,夜幕降临时才伺机而动。
想了解更多离乡别井的非裔人士如何在广州挣扎求存,请继续阅读【非洲人在广州】系列文章:
金其琪自由撰稿人。前端传媒、《明报周刊》记者想成为人类学家,步伐正迈向台湾
上文节录自第105期《香港01》周报(2018年4月3日),原题为《低端全球化 麦高登的非裔广州》,现题为编辑所拟。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敬请留意4月3日(星期二)出版的第105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