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奇情节目——《体验真功夫》

撰文: 武备志编辑团队
出版:更新:

相信大家对上年的“徐晓冬事件”依然记忆猷新,当时“太极大师”雷雷在网上展示了“单手破裸绞”的绝技,最终引发了这场牵然大波。

雷雷的无知与自大,固然是这桩事件的起点。然而追本溯源,他之所以会具备如此“宗师气魄”,可谓全拜某档电视节目“恩赐”。它就是由中央电视台制作、号称要重现中国武术实用价值的实况节目——《体验真功夫》。

在这档集合戏剧、综艺、奇情于一身的电视节目中,各门各派的武术大师都可以尽情痛打老外,并用不同荒谬怪诞的方法证明自己实力。久而久之,大师们的自信心便日益澎胀,“单手破裸绞”也就由幻想化成了现实……

如果说《Fight Science》是“伪科学”,那《体验真功夫》更加是将“真功夫”三个字侮辱得体无完肤。


真功夫 打老外
《体验真功夫》于2013年10月首播,乃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央视四台)的重点节目之一,至今已经推出了四季。其主持人为体育记者颜非(他亦是本片的总导演)以及澳大利亚武术文化协会主席、号称“实战派”武术家的赵冀龙。

《体验真功夫》的每集结构大致相同,基本上都是由颜非和赵冀龙带领著一位对中国武术满腹疑惑的嘉宾,向某个传统流派的老师作出“挑战”。然后这位嘉宾就会被老师打得心悦诚服,最终拜倒在中国真功夫的大门之下。

相信没有看过节目的观众都能感受到,这个所谓实况节目,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内定戏剧(手法还不甚高明)。更有戏剧效果的是,那位被老师傅痛打的嘉宾,永远都是一位操普通话的外国人。他们每次出场,都要先介绍自己来自哪个国家的特种部队,或是哪种外国武术的顶尖高手。这种老掉牙的民族主义情节,完全不晓得与展现传统武术的价值有何关系。

(“你好,我来自俄罗斯军队,乃军中格斗高手。虽然汉语不太流利,但我想用桑搏被你们中国功夫打……啊不,我想挑战中国功夫”)

 

如果认为这些纯属戏剧效果,不会影响节目的武术内容。那这些外国人与大师们之间的较量,便完全反映出这个节目的质素。以《太极擒拿》一集为例,陈氏太极拳师朱学峰不仅再次展示了破祼绞的“绝技”(这回不是单手已是万幸),还有破解十字固的神奇方法:

(破解十字固与裸绞的方法见13:43,顺带一提制作组将裸绞与断头台相混淆了)

示范祼绞,画面却写断头台

奇灵怪诞的测试方法
更要命的是,这些不知所云的比试场景,只不过是整个节目的冰山一角。事实上,纵观全套《体验真功夫》系列,进行得最多的并不是“比武”或“踢馆”,而是大量哭笑不得的格斗科学实验。例如在访问意拳传人高臣一集,高臣为了展示意拳站桩的功效,特意叫颜非作证,指他可以在身高不变的情况下曲膝:

先不管这种能耐与武术技巧有何关系,单单用手触碰著头部再曲一曲膝,就可以知道脊椎拔长了吗?把腰稍微向后一拱,不就自然做到相同效果了吗?那是否代表所有人都学过意拳站桩?

而在这个“惊人”的实验以后,主持人又想知道一下高臣是否已经到达了传说中“不以目击纯以神遇”的境界。他们幪上了高臣的双眼,再用一些气球触碰他的身体,测试他能否在如斯轻微的触感下,戳破所有气球:

(见0:00)

不得不说,这个“实验”的思想境界实在突破天际,完全无力吐嘈。而类似的场面实在多不胜数,有兴趣娱乐一下自己的读者,可以随时在互联网中找到这些片段。

 

莫以反智为荣
相较之下,《Fight Science》里的实验虽然也会抓错重点,但至少制作组在场景、画面等方面下足成本,并找来了合规格的科研人员,尝试为整场“表演”增添说服力。而《体验真功夫》则连欺瞒观众的心思也欠奉,让整个系列沦为部分人自我陶醉的场所,既无武术内涵,也无文化意义。

更致命的是,在众多的受访者和流派之间,可能确实存在著掌握真正传统武术技法的习者,但在制作组拙劣的叙事技巧下,观众们丝毫感受不了他们的“真功夫”,反是再次体认了武术界某些人的陋习,如自大、无知、排外等。甚至有人认为,本节目之所以会在央视国际频道播出,明显是想针对不暸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观众,让他们继续对中国武术产生电影般的美丽幻想。

要防止这种反智的节目再度传播,武术界及媒体都必需紧守冈位,减少任何哗众取宠的措辞,并重新以武术的实际功能为依归。唯有如此,“真功夫”才能再次在民众中树立形象,而不是成为各大网站的耻笑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