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花的造型师,为它们缔造花枝招展的舞台
本月《一物》以花为题,解读了时装、电影、文化上花的语言,未知有否令你对花有更深入的了解?欣赏每朵花独特的美态,单靠眼睛和鼻子委实未尽全面,不如试试亲自构思、动手制作花艺品,重新砌置枝、叶、花、朵,从而感受大自然之美,还可借花的属性表达你的个性。不如先听以下两位惜花又识花的女生分享,怎样因习华道(日本传统插花艺术)而有所得着,且看会否让你萌生学习花艺的想法吧。
Yiki Mok 厌倦了闷人的市场策划工作,便抱着“找点细艺”的心态学华道,一学便不能自拔,最近更正式成为花艺师。“华”古文为“花”,而华道等于花道,认识华道是让我们真正了解花。很多人以为学插花的意义,只是流于表现眼前所见的花美,但其实不单纯是一种美学,更是传扬文化的方式。比起随意地瞧一眼路边小花,亲自动手插花方能深切感受到每枝花的价值和生命力。花艺师工作并非人们所想:将花插在器皿,然后拼拼凑凑这般简单,而要放大花朵本身的优点,将其最美好的一面呈现,其实就有如擅长隐善扬恶的时装造型师,只不过将对象换为花吧!
完成一件花艺品,就是一个故事的誔生,因为它是优美且含蓄的story teller。一花一世界,花的怎样相互辉映、应展示哪一面,完成后摆放哪里,其面貌通通受自身生长经历所影响,整个作品就如一个舞台。说学插花能领悟人生哲学似乎太老套了吧?哈哈,但的而且确,我学懂了舍弃,比如一枝很长的雪柳,其幼细的白色线条令人著迷不已,但有时正因线条过多而无法展示最漂亮的部份,这时候就要狠心舍弃,将多余的剪掉。对我而言,花道不再只是兴趣,而是与花内心的交流,就像我会跟它倾诉秘密⋯⋯
Jasmine Leung起初花道对我是一种消遗,久而久之觉得“修练”是更适合的形容词,透过欣赏、修饰和插放花朵等看似重复的练习动作,将附着花的正面力量转化为内在修养。对我这个学师一年的花道新手而言,经常遇到的困难是:怎样的插花能营造美感之余,又符合该门派的风格和遵从其守规?例如我现在学习最正宗的日本池坊,其中名为“生花”的花型,其架构(真、副、体)都有一套严谨的格式。而插花老师普遍很少直接说出作品欠缺什么元素,往往希望我们靠心领、神悟。插花是需要终身学习,在这阶段,我学习到是专注和欣赏。
老实说,至今我还未有满意的作品,而我眼中的美就是:看起来治愈人心、色彩层次丰富、花枝间不疏不密,还有用很少花材便衬托出磅礴的气势,或一辨明它要表达的感觉。我特别喜欢大眼雀梅,台湾花名好听点,叫伯利恒之星,花语是敏感,鲜绿色花柄,白色小花瓣包裹着一颗绿宝石般的花芯,虽然它不会发亮,却散发一股秀丽而幽静的气质。说起来,花还蛮像女人,因为花也需要别人温柔的对待,有时要小心翼翼地屈曲、折断它们的枝节啊!
分别地访问Yiki和Jasmine,她们都异口同声说看一个人的插花,就能看出她的个性。凭借以上的作品照片,你又感受到她俩是怎样的花道女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