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地创科】结合创科与和平 共同推动多元文化

撰文: 谢德勤
出版:更新: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出超过八千七百万名七岁以下儿童在战乱之中成长,冲突剥夺他们的学习机会,甚至让他们失去至亲。同一天空下,当我们生活在繁华安定的香港,也许无法想像战争带来的黑暗及伤痛,不过我们却能以自己的力量推动和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香港协会(UNESCO Hong Kong Association)一连两天于科学园举办“第六届和平大使文化庆典”,以“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主题,推广和平与共融。作为其中一个合办机构,香港科技园公司亦希望将讯息带给创科社群。

“第六届和平大使文化庆典”揭幕,学生手持不同国旗进场,象征世界共融。

未来科技 解决社会挑战

“和平大使文化庆典”至今已是第六年举行,每届均得到香港科技园公司支持。“其实我们与UNESCO已合作多年,一直都有共同的信念,包括:文化、教育及科技。我认为教育是年轻人最大的礼物,当我们谈论教育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年轻人如何以好奇心学习,寻求知识。”香港科技园公司首席市务总监张明华相信科技可以推动和平,甚至解决社会问题。“科学园现时有六百多间公司,一万三千多名员工,他们来自世界各地,而每间公司亦汇集本地科研人才及海外的科学家,我们希望创科人员在激发不同创意之余,也能为人类生活作出更多贡献,令社会变得更美好。”张明华表示目前科技已经渗透生活每个角落,未来更能为我们解决各种问题,例如人口老化、疾病等,而随著科技带来智慧城市的发展,当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完善,也能带来和平与爱。

香港科技园公司首席市务总监张明华希望透过创科发展推动社会共融及和平。

二百人制作环保装置 启动亮灯仪式

张明华认为科技教育对下一代十分重要,希望藉著这次“和平大使文化庆典”推广科技教育。而在庆典当日,香港科技园公司联同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举办“科普和平”的活动,召集二百多名参加者亲手制作环保发电装置,让他们了解风力发电的原理,认识绿色生活,学习和平对待地球。这次活动集合的电力在“第六届和平大使文化庆典”亮灯仪式中发放,透过大家的努力宣扬环保及和平的讯息。

在众多参加者中,来自天主教圣安德肋小学,就读五年级的吴卓盈、黎济立同学更凭借早前制作风车的经验,教导其他参加者制作风车。黎济立指自己主要负责示范不同的技巧,例如如何剪胶樽,用热风枪等步骤,而过程将胶樽循环再用的概念,让他明白再细小的事物也有它的用处,亦体验了环保的重要性。另一位同学吴卓盈则表示“科普和平”的活动,需要集合二百多人的努力,才能储存足够电力令一个灯牌发光,让她明白实践绿色生活及爱护地球的重要性,她亦会继续将活动的讯息宣扬,希望更多人关注科技与和平。

“科普和平”的活动齐集二百多人的力量,制作发电装置,更有不少同学参与,一起推动科技与和平。

九十个摊位活动 从文化艺术认识共融

除了“科普和平”的活动外,为期两天的庆典活动包罗万有,当中包括“写出和平”挥春书法工作坊,让参加者透过书写“和平”二字,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传达和平讯息。同时也有不少亲子游戏,例如“寻找和平”纸迷宫、“跑出和平”亲子竞技跑及“砌出和平”乐高积木工作坊等,让一家大小能在多元化的活动中,共享天伦之乐,认识和平。另外,今年大会共有超过九十个摊位活动,让不同年龄、民族的参加者共同推广和平、共融的讯息。香港联合国教科组织协会和平大使文化庆典筹委会联合主席梁美智女士表示“和平共有五个概念,分别是心灵、社会、文化、生态及政治和平,我们希望能教育下一代由自身开始关注和平,再延伸到不同的界别,让大家以开放的态度接受不同的文化,包容不同的意见,让世界有更多正面理念。”她希望活动透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实现“和平动起来”的口号,期望参加者能响应活动,将和平宣扬出去。

香港联合国教科组织协会和平大使文化庆典筹委会联合主席梁美智女士表示香港联合国教科组织协会希望提供一个平台,与不同的组织合作宣扬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