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公路翻九巴】黑盒数据曝光 意外经过重组 压毁车站再滑行

撰文: 邓栢良 杨婉婷 邵沛琳
出版:更新:

昨晚(10日)大埔公路夺命车祸,造成19死66伤!肇事现场已解封,遗下死伤者杂物及财物,探员继续调查。意外发生24小时后,网传肇事巴士亡命翻侧前最后三分钟的黑盒数据图表,可见巴士在夺命弯位前约300米时,车速由每小时64公里加速至70公里,然后在接近弯位时开始减速,悲剧最终在短短一分多钟内发生。据悉,九巴翻侧前,于短短120米路段撞毁一个路牌及三枝灯柱,犹如“弹珠台”盘左右摇晃,最终铲上巴士站,怀疑当时车速开始减慢。消息指,九巴翻侧后向前滑行约十米,车身亦可能“磨地”拖行;理大机械工程学系前工程师卢觉强表示,由于“惯性力”强劲,车头挡风玻璃破裂后,乘客有机会“插水式”被抛出车外。

网上流传一张肇事巴士出事前三分钟的黑盒数据图表。(互联网)

网上流传一张怀疑是肇事九巴872路线巴士黑盒数据,公开亡命巴士的最后三分钟行车情况。根据数据图表,显示一辆车牌为LX9991的巴士由昨(10日)傍晚6时10分至傍晚6时13分,三分钟内的行车速度及路线,而车牌与肇事巴士脗合。

据悉,图表中剔选了“标签行驶速度多于70km/hr”,故巴士行车路线上,不超出时速70公里的路段以蓝线标示,而超速路段为红线。其中,傍晚6时11分44秒,巴士在悠然居对开时,车速为每小时64.2公里,当时未超速。但巴士在随后约200米的路程,加速至超过时速70公里,然后准备转右弯时,距离出事大埔尾巴士站约100多米的位置,巴士车速开始减慢,怀疑当时巴士已失控。

九巴员工协会副理事长郭伟光指出,该图表不排除由公司内部流传出来,红线有机会代表巴士超速。他指,图表显示巴士在意外前超速,即使在转右弯时减速,若车速仍达时速60公里,绝对无法过弯。一般而言,巴士在过弯位时没有划一限制时速,要依靠司机的经验、地型及弯位弯度,自行作判断。

意外现场,留有一条约长50米煞车痕。(邓栢良摄)

撞毁路牌及灯柱 车厢内人叠人

据了解,肇事九巴疑失控翻侧前,曾向前冲约120米翻侧,其间撞毁路牌及灯柱,再撞倒巴士站,九巴再于地面滑行始停。不排除有乘客被冲击力撞向车头位置,造成车厢内“人叠人”情况。

现场有约长50米煞车痕

香港01记者视察现场环境,距离被压巴士约130米路段,有一条约长50米的煞车痕,车痕仍清晰可见。至于,巴士站前约百多米位置,左边行人路有一个减速路牌,该路牌被撞至柱、牌分离,旁边的灯柱也被撞断。

九巴失控翻则 铲上巴士站始停

据知,九巴撞及减速路牌及旁边的灯柱后,司机怀疑一度扭右,行驶不足50米再度扭左,再撞向左边行人路。此时,九巴再撞向一枝灯柱后,疑再度扭右出马路。但是,巴士失控翻侧,撞向左边的巴士站。九巴将巴士站压至“粉碎”,由于冲力强劲,已横亘的车身向前冲约十米,再撞向前方一枝灯柱始停。

+10

卢觉强:上层与地面距离大 堕地加重撞击力

昨晚救援人员到场营救。(梁铭康摄)

估计肇事司机曾“扭軚”救车

由于冲击力强劲,造成车厢内乘客呈“人叠人”情况。理大机械工程学系前工程师卢觉强表示,根据现场情况可见,估计肇事司机曾扭軚救车,因此有中间位置的灯柱未被撞毁。至于,上层位置造成严重伤亡,原因是上层与地面的距离大,堕地时加重撞击力,加重乘客“爆头”及重伤机会。

乘客疑“插水式”抛出车外

卢觉强续指,巴士撞向巴士站的撞击力约17吨。另外,疑司机煞车时造成“惯性力”,乘客被推向前。加上车头挡风玻璃破裂后,乘客有机会“插水式”抛出车外。假设,该名成年人重150磅,他被抛出车外时“惯性力”约有300磅;目前,肇事九巴停泊于警方大榄涌车辆检验中心,车厢上层前排座位铲平,窗框沾血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