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懒、谢灶是甚么? 5个已消失的新年习俗

撰文: 年初肆
出版:更新:

吃团年饭、拜年、看烟花、打麻雀等等,似乎是现今的新年习俗。那么以前的时候,人们是如何过年的呢?有甚么新年习俗现在已经消失了?

新年有甚么已消失的习俗?(《呖咕呖咕新年财》剧照)

【1】谢灶

谢灶是中国一个传统习俗,每年农历12月23或24日,灶君会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他忙碌了一整年,保佑各家各户灶火不断、饮食平安,人们为了表示感谢,会用蔗、糖或者年糕等给他饯行,因此叫做谢灶。不过现今都市人都没了祭灶神的习俗,所以这个传统正在慢慢消失了。

【3招教你告别dead air 变身聚会气氛搞手】

【2】派财神

派财神以前在香港曾经颇为流行。由小朋友拿著写了“财神”的红纸仔,一边高叫“财神到”,一边逐家逐户拍门。被选中的户主在新春期间,断不能立刻关门拒绝财神,当然要把财神接下,于是便要用钱把“财神”买回来了。不过现今的屋苑都不会让小孩们乱走了,所以习俗也成了历史。

【3】卖懒

与派财神相关的一种习俗称为“卖懒”。相传若果家中的小孩懒惰不用功读书,可以在“派财神”的时候,混入一张写上“懒”的红纸,然后有意无意地将其和“财神”一同卖出,那新的一年便可戒除懒惰。不过“懒”必须在年三十午夜前卖出,而且不可被发觉,否则便算失败。

【You are basic】8招令你华丽转身 变风趣幽默冇难度!

【4】烧炮仗

战前香港的炮仗工业十分盛行,还会出口到欧美南洋。但现今在香港烧炮仗是犯法的,所以这个传统会慢慢消失也是“为势所迫”。不过在今时今日新界的一些围村,还有人在新年烧炮仗。但新一代的小朋友们,可能还未看过烧炮仗吧。

【5】迎灶神 送火神

上述讲到农历12月23或24日,是“谢灶”的日子,当日灶神会上天述职。而大年初四就是迎灶神的日子,灶神会再返回人间,继续接受祭拜与监察人间的善恶。因此人们要在初四接神,准备好肉类、水果、酒菜作供品,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但因为“谢灶”这传统都渐渐消失了,还有谁会“迎灶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