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跨境巴】运输署突迁站 拖箧客拍门借厕就地解手扰村民 

撰文: 邓栢良 黎静珊
出版:更新:

跨境客大举进入北区后,上水火车站一带喧闹、挤拥。稍为远离火车站的扫管埔村,曾获得喘息空间。但上月初一个清晨,村民如常踏出村口,发现平静的生活被改变了,一辆辆跨境巴忽然进占马路。为数不少的跨境客,拖箧横过、黑压压的人潮堵塞村口通路,有人甚至拍民居借厕所,借厕不遂,有人索性在村内的小巷就地解决。村民对突如其来的转变茫无头绪,事后才知道运输署为改善上水广场巴士站一带的交通状况,推行三个月试行方案,将跨境巴落客站移至扫管埔村口,但事前却无咨询。

跨境巴士新落客点位于扫管埔村口。 (邓栢良摄)
+3

为改善上水广场巴士总站交通 突推新方案 事前未知会村民

往来上水及文锦渡的跨境巴士,落客区一直都设在上水广场的巴士总站。当时由文锦渡驶至上水的巴士,会先经马会道,再右转入龙琛路,最后驶回上水广场巴士总站落客。但有指跨境巴士在总站落客时间过长,影响总站内其他巴士出入。运输署为改善情况,遂推出一个折衷方案。新方案规定跨境巴士由马会道驶入龙琛路后,再转入智昌路,并于扫管埔村口落客,然后空车驶回总站。唯这个方案原来未曾知会附近村民。

蓝色线为跨境巴士原定路线,红色线为新方案路线,黑色圈圈为新落车点。

跨境客步行800米返上水广场

新方案为省却跨境巴士在总站落客时间,却令乘客下车后要步行800米才可返回上水广场一带。而新方案试行近一个月,扫管埔村民更叫苦连天,因每早8时至10时,过境巴士埋站,大量旅客拖箧横行,偶尔三辆跨境巴士同时落客,更有人满之患,将村口通道堵塞。间中有自由行旅客人有三急,更拍门、拉闸向村民借厕所,有村民投诉部份旅客贪图方便,竟在村屋横巷自行解手,令人生厌。

跨境巴士停泊在扫管埔村口时,会堵塞着整条智昌路,尾随车辆会越双白线爬头,颇为危险。 (邓栢良摄)

巴士堵塞智昌路 尾随车辆越双白线逆线爬头

虽然智昌路相比龙运路、龙琛路等,交通情况未算繁忙,但每当大型跨境巴士停泊在扫管埔村口时,亦会堵塞着整条智昌路,尾随的车辆同样要等待跨境巴士完全落客后,才可继续前行。但香港01记者在现场观察两个小时,发现大部分尾随车辆都因道路被跨境巴士堵塞,而选择越双白线逆线爬头,稍一不慎或会酿成意外。

扫管埔村受困扰 向署方反映意见不得要领

扫管埔村村民慈姐指,内地客为借厕所拉闸拍门,令村民大受困扰。 (邓栢良摄)

内地客为借厕所拉闸拍门 滋扰村民

扫管埔村村民慈姐表示,曾闻内地客为借厕所,拉开村屋闸门,拉不到就拍门。本来悠闲清静的村落大受滋扰。由于新落客站对正村口,旅客聚集阻碍村民出入。“被喼撞到膝盖,佢(跨境客)仲恶过你呀!话你阻住佢条路!”另一名年长村民说。

扫管埔村村长彭宏健曾促请运输署人员落区视察,但不得要领。(邓栢良摄)

署方指试行三个月 村长:三日都死

扫管埔村村长彭宏健曾促请运输署人员“落嚟睇下”,但不得要领。他强调跨境巴在村口落客阻碍村民出入,附近又有两所学校“接返学放学都唔方便”。

除了交通问题,内地客下车等候亲友时饮食,器皿、桔皮、包装饮品盒等垃圾随处乱扔,经投诉后食环署在树槽加上警告牌,提示游客将垃圾弃置于垃圾桶或垃圾站,否则会被检控。对于署方指试行3个月,村长直言“3日都死啦!”既有卫生问题、交通问题,又构成滋扰。年近岁晚,村民担心匪徒借机“踩线”爆窃。

跨境客不满新安排:落客点“冇瓦遮头”

新方案下乘客落车后要步行800米才可返回上水广场。有不愿具名的跨境客手持大型货物由内地带到香港交收,他表示自1月8日起得知全部乘客需在扫管埔村村口下车,上水广场总站只供上客。他认为新落客点“冇瓦遮头”,万一落雨持货等交收非常麻烦,而且不如上水广场总站很多巴士出入市区。

民建联社区干事林智洋表示接获投诉后,去信运输署要求检视安排,获电话回复指新落客站安排会试行3个月。他不满署方决定前,没有咨询村民,亦没有预先告知此安排,甚至连区议会亦不知情。香港01记者周五就事件向运输署查询,署方正在处理。

运输署回复《香港01》时表示,署方现时正积极寻找一个合适位置去设置文锦渡跨境巴士的落客点,并希望尽快完成重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