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mekko x Clinique联乘 唇膏卖断市?经典品牌翻生靠这招!

撰文: 林芷欣
出版:更新:
是次联乘聪明之处,正是一并推出唇膏、琉璃唇彩,让你光是颜色mix and match也玩个够。笔者心水选择:唇膏#15 Berry Pop 及唇彩#17Spritz Pop(林芷欣摄)

这星期放工后做得最多的事,是去美容专柜“巡舖”;无他,Marimekko跟Clinique的联乘系列星期一(1月22日)开卖。首先利伸,笔者是Marimekko的忠实粉丝(延伸阅读),但这次我却不是想说它,更想说的是Clinique这个经典老牌。

Marimekko for Clinique“琉璃唇彩”20款经典图案,令笔者苦恼良久如何选择。($170)(品牌图片)

上次走进Clinique,原来已是......

问问自己,对上一次走进Clinique,到底是何时?我想了又想,可能是7、8年前,终于意识到护肤有多重要,在Sogo Thankful Week芸芸众美容专柜中,选中了这家顾问穿上白袍,看起来专注又可靠,更重要价格较相宜的品牌。没错,Clinique的好处是稳打稳扎,但缺点,也就是太过稳打稳扎,惊喜欠奉。像是品牌提倡的“基本护肤三步曲”,一讲就讲了50年。在1968年,Cleanse(清洁肌肤)、Exfoliate(清理老癈死皮)、Moisturize(滋润)无疑是个非常崭新的护肤概念,但时至今日,似乎已是人所共知的common sense了。

唇膏、唇彩分别定价$170,对比其他一线美容专柜品牌,几乎便宜上$100。定价较亲民也是Clinique定位之一。(selfieclueless@Instagram)

“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顾客必然了解我们的故事,或只因为我们历史良久,我们不应以此标榜我们因此与别不同。”Clinique主理人Jane Lauder在BOF的一次访问如是说,她的祖母,正是Estée Lauder的同名创办人。近年欧美小众品牌突击,再加上名人像Madonna、Kylie Jenner等各自推出自家品牌,在这个相片大过天的社交媒体世代,主打skincare加上从不起用代言人,线上线下,跟眼花缭乱的彩妆品牌竞争,自然较输蚀。事实是2015年的数字,Estée Lauder宣布旗下的两位核心品牌Estée Lauder 及Clinique,录得百份比单位数跌幅,特别是在护肤品销售。另外一些经典品牌,如 L’Oreal在2014年年报则指Lancome品牌需要revamp(重新定位)。

更多唇膏实试图及系列相片:

相关文章:UNIQLO与Marimekko联乘系列率先睇﹗最值得入手的是…

笔者心水:近年出色的联乘系列

针对这弱点,又要不忘本位找出路,联乘是折衷方法之一。大品牌虽有的是资源,但不是每个品牌都愿意花,生平最讨厌的,就是那些“换汤不换药”的所谓联乘系列。(但不能否认,有时值得回购的产品,换个包装也会叫笔者乖乖俾钱!)但经典品牌如Clinique,也如Lancome,近年都在联乘系列交出亮丽成绩表。Clinique去年跟家居设计师Jonathan Adler合作的联乘,用色大胆、几何设计感重,早已叫人眼前一亮。另一边厢,Lancome跟时尚品牌Olympia Le-Tan合作,将极具代表性的刺绣书clutch变身成palette,实用度及美感度满分,更加叫笔者拍烂手掌。

+4
是次联乘,全部图案出自Marimekko在60、70年代的设计师Annika Rimala(1936-2014)。(网上图片)

“Marimekko for Clinique”联乘:走出多元化、亲民价格路

而来到是次的Marimekko for Clinique联乘系列,品牌的多元联乘方向更趋成熟,亦似乎渐渐找到属于它的路向。(其实笔者“巡舖”时发现,不少唇膏已贴上“售罄”贴纸!)除了巧妙地运用60年代,Marimekko著名设计师Annika Rimala,设计强调平等与实用性的多款布料图案,一口气推出接近40款产品,当中不乏经典图案。品牌更将新产品“琉璃唇彩”的首发扣连一起,20款唇彩包装图案各异,无疑令联乘更具吸引力。

“当你走进精品世界,我们一向都是价格最亲民的品牌,就是不知我们说得是否够清晰。”Jane Lauder曾这样说过,但我肯定她过往说得不够清晰。正如我从不知道品牌的有色润唇膏,显色度高得令人惊讶,却又丝毫不干。加上百多元的定价较亲民,这策略自然能教人乖乖付款多买两枝。(实不相暪,笔者一买再买,就是四枝。)

大概一个联乘成功与否,不(只)在于销售盈利,更是能否叫人愿意重新接触,甚至认识一个品牌。

更多Marimekko图案布料制作图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