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神同行.影评】韩式催泪+荷李活特技=“神作”?
纵然坊间对《与神同行》赞不绝口(或者泣不成声),惟笔者却斗胆甘冒不韪,认为无论剧本抑或特技,本片俱与“神作”美誉大有距离.....读者可能会问,这是否鸡蛋里挑骨头呀?下文将为大家娓娓道来…….
笔者一直强调,韩片特技经已达到荷李活级数,配以本身一贯富心思及极催泪的剧本,凡此种种,均可预期大片格局的《与神同行》票房不俗。《与神同行》上映仅仅四日,就已经继《我的野蛮女友》(2001)、《尸杀列车》(2016)、《军舰岛》(2017)、《逆权司机》(2017)以后,跻身为第五部在港达到“千万票房”的韩国电影,足以看到本片气势何其凌厉,也证明了韩片近年成绩何其彪炳——单单近年已占“千万票房”4部之多,韩国影坛崛起速度之快无疑令人咋舌。
《与神同行》具备卖座电影所需元素,其大收旺场绝对可以预期。荷李活级数的特技,固然是本片一大招徕,正如预告片也对此大sell特sell,既辑录了戏中非常浩瀚的地狱场景、非常慑人的动作画面,又从天上打到地下,再从森林打到沙漠……单是相关官能刺激,已够观众目不暇给,兼之赞叹今日韩国电影水准,竟已达到如斯高度。可是,笔者却嫌本片过份卖弄特技,甚至有点“为特技而特技”,为追荷李活风格而多少本末倒置了,不惜损及韩式剧本的一贯高超处理。
的确,《与神同行》极之催泪,电影院内的“开纸巾”声音就见此起彼落。毋庸置疑,本片的感动位十分突出,不少人都易为之落泪;可是,这实也十分人工、十分生硬,相关计算实在计得太过厉害,以致大有强挤你哭的感觉。这跟昔日的韩式催泪,在层次上恐怕有所不及。可能是电影太过侧重特技吧,是故整体不够平衡顾此失彼,反而令剧情和角色的构成变得单薄——过份荷李活化,因而失却韩片的原来精髓,笔者认为是本片的重大败笔。
如果说,《与神同行》将韩国电影推到新的高度,若论票房等方面无疑是对的;不过,美风压倒韩风,就连过去韩片强项都失诸交臂,这对韩国电影的发展又是否好事?
【编按:以下内容或含剧透,逃生门在此。】
《与神同行》的故事很简单,先是消防员金自鸿(车太铉 饰)救人身死,之后由三名地狱使者引领接受7大地狱审讯。结构上乃是“死亡——审讯——过场——审讯.......审讯——过场——审讯——转世”;可以说,由第一二次审讯开始,观众已不难猜到往后的电影脉络。中间虽然加插了弟弟情节,但总体发展仍离不开上述框架。
前文强调,本片出现“为特技而特技”的问题,正正基于以上结构所致。电影开首的“死亡”一幕,里面的特技呈现固然先声夺人,既精彩又简洁地交代了金自鸿的舍身救人的“贵人”死因。由火警现场的描绘、救人过程的惊险、到烧断绳索金自鸿不幸坠楼,镜头处理都一气呵成,予人万分紧张之感,这是不得不赞的。
然而,当进入“审讯——过场”阶段,虽然笔者并不通晓所有宗教的地狱观,但不禁要问的是:电影为何要在“审讯”之间的“过场”之上,花费大量篇幅去描述“打怪”?如果这是科幻片、动作片、英雄片、灾难片之类,“打怪”元素固然是少不免的;不过,查《与神同行》的定位,少量“打怪”实已相当足够,大量“打怪”则是画蛇添足。更吊诡者,乃戏中还有荷李活式无端惊险,好像缆车突然断缆,又或出现荷李活式追逐战,不过今番则由汽车追逐改为灵魂追逐,至于片末所刮起的沙暴龙卷风,更竟然空有浩瀚而没伤人死人……凡此种种的莫名其妙,明显都是追求荷李活化“为特技而特技”的结果。
当然,特技效果带来了官能刺激,有助加强电影的紧张氛围;然而,《与神同行》的主菜诚不应是特技元素,片中每隔一段时间就来个“打怪”,便将审讯与审讯之间的故事进程割裂开去,导致剧情发展与剧力凝聚变得支离破碎。观乎其他电影的过场处理,就鲜以大量“打怪”带过,而多用来交代背景从而加深刻划剧情和角色--的确,本片虽然长达139分钟,但过多的不必要的特技画面,也令剧情与角色的描写沦为次要。
先谈剧情。《与神同行》的一大主轴,无疑在于审判二字,带有警醒世人的味道。首先,本片需要处理7场审讯,无可避免会非常吃力(中间还要“打怪”);本片保留了韩式剧本之优点,去到最后原来7场审讯皆能够一线串连,由始至终都紧扣终极的亲情核心,诚可见到编导不是全没心思。不过,正正受累篇幅紧绌的制肘,初头的审判内容就嫌流于表面,甚至有点“小学鸡”。例如:在道德两难(moral dilemma)这个大题目下,讨论救人性命与牺牲他人性命的好坏对错,岂不是个ABC般基本不过的命题?另外,讨论纯粹利己的骗人谎话与旨在利他的白色谎话(white lie),岂不同样老掉牙吗?类似道德两难诚非不可以谈,但倘真要谈的话,电影理该有个更深刻、更入肉、更全面的塑造方成,而非轻轻一抹地简单带过;观乎《与神同行》的处理,与其说是深入浅出地说教,不如说是眼高手低地仅仅触及表面罢了。何况,如果所谓地狱审讯又或“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ement)”,竟然还在纠结如斯层次的道德两难命题,则这个阎罗王或者上帝也实在太过“小学鸡”了吧?倘将特技“过场”的篇幅转而花在探讨该些命题,就必有助加强电影深度。
此外,今时今日,社会上已不应存在职业贵贱之分,有的只是不同岗位各司其职;消防员的工作固然值得人们尊敬,但其履行职责救人救火,在地狱论功行赏又应否高人一等?抑或应该跟扫街洗碗同一待遇?可以说,要不就是阎罗王本人“离地”,要不就是电影本身“离地”;其实,只要不将金自鸿定义为消防员,而设定为是一般文员之类,就能够轻描淡写兼顺理成章地满足他的“贵人”预设。
至于电影的最后“天伦”审判,无疑是“开纸巾”的雇泪大位。本片反转传统去谈“子欲养而‘子’不在”,尤其沿用了韩片一直擅长的生离死别绝活,片中母亲一角(艺秀晶 饰)且是个体弱哑巴,固然容易感动一众孝子贤孙观众,以戏自况、睹戏思人。可是,本片除了“审讯——过场”的发展定律,此外还有“提出控罪——推翻控罪”的审判定律,当中的辩护理据更往往涉及“亲情”方面的“动之以情”;由是观之,金自鸿最后在“天伦”审讯被判无罪,不但是完全可以预期的,抗辩理由亦可料到与亲情相关——此所以,不少观众没有流下眼泪,正或因为剧情“一早估到”。举例来说,当大家都预知“贞子”会从电视爬出,试问谁又会被吓倒呢?同样道理也适用于金自鸿身上。所谓计算太尽,就是故事背后有套方程式;当观众看穿相关计算,答案难免一早写在墙上,而不会感到太多惊喜(或为之哭崩)。韩片过去精于“扭桥”,《与神同行》最后诚也涉及扭桥;可惜,相关扭桥并不足以扭转上述剧情定律,即使观众为之流泪了,但就相信没有甚么震撼。
进一步说,如果不受电影里的煽情音乐及氛围渲染,读者们现在一起平情回想,试问那位一度企图弑母、虐打揭发事件的弟弟、继而离家出走15年至死的金自鸿,即使他每年寄钱寄信回家,这到底称得上是将功补过的“孝子”吗?比较而言,相信普天之下许多人均比他更有孝心,至少绝大多数都不曾想过弑母、也没离家出走,此外亦会担起养家以至亲手照顾父母的责任。果如是,金自鸿真个“孝感动天”到一个点,竟然连阎罗王都为之动容?况且,有谓“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而在父母眼中,亦难免较易原谅自己子女;有见及此,单单父母的宽恕标准,难道足以像耶稣赦免人们罪行般,作为“最后的审判”的定罪准则吗?更枉论不少人空有父母之名而无父母之实;若问近日虐儿案中的“父母”,只怕他们不知“父母”为何物......客观地言,电影说服力实嫌不足;尤其是,亲情及孝义作为本片的另一核心,上述剧情可谓单薄乏力。事实上,直至金自鸿弟弟——另一“孝子”金秀鸿(金东昱饰)——的剧情展开,本片才称得上正式进入轨道及扣人心弦起来;而最后为母亲报梦的压轴一幕,基本也由金秀鸿母子所带动,跟金自鸿这位男主角并无多大直接关系。
谈到角色,《与神同行》的人物设定也流于平面。先讲三名地狱使者:“老大”江林(河正宇 饰)、“护卫”解怨脉(朱智勋 饰)、“助手”李德春(金香起 饰)。其中,后两者的人设堪称“典型中的典型”,一个是纯粹的“打怪”打手,一个是纯粹的“过场”向导,甚或仅为“型男”和“美女”般的花瓶,都没有太多灵魂可言;河正宇的演出固然使人眼前一亮,但江林此角到底并无甚么深层刻划,特别是片段式呈现他的“古装”影像,又到底所为何事呢?戏中完全没有清楚交代。其实,有鉴三人“工作”背后好像各有苦衷,难免会期待各自都有故事展开;可惜,这个预期原来只是美丽的误会。好大可能,这又是另一“荷李活化”的结果,只为留下尾巴等观众追看续集. ——(有传《与神同行》续集经已拍好,并将于今年八月在韩上映。)然而,正当荷李活的“续集文化”备受抨击,韩片何必“好学唔学”?某程度,以上人设跟《西游记》甚为相似:李德春就似沙悟净,解怨脉就似猪八戒,而江林则似“一筋斗”翻来翻去主动出击解决问题的孙悟空,金自鸿自然就是被护送往目的地的唐三藏了。可惜,《西游记》四角都是有血有肉,《与神同行》的却血肉模糊。
至于作为“男一”的金自鸿,这个角色也恐浪费了车太铉演技。不是吗?综观全片,金自鸿不是一副“喊苦喊忽”的表情,就是一脸“蠢相”苦干拚搏。对他来说,相关发挥空间固然非常有限;然而,这角色本应是最矛盾、最深层、最多内心戏的,只是剧本方面却没给予应有的著墨比重......反之,如前所述,金秀鸿母子的“副线”展开却有力感人得多,对比“主线”经常侧重“打怪”,这种处理效果著实令人摸不著头脑……
总括来说,许多人看毕《与神同行》,都说事后应该补看漫画原著;这岂不意味著,单看电影版本并不足够吗?以致不得不透过原著,才能够真正了解剧情人物等等?毕竟,一出电影作为一个独立的作品,应该具有绝对的完整性,实不应该倚靠其他载体来补充完善。恰如《孤星泪》歌剧,便为一部万世称颂的殿堂大作了,看罢未有必要爬回原著小说去增进对故事的理解(虽则两者情节有异)。
最后的最后,笔者不得不承认,或许是对韩国电影期望过高了,所以对《与神同行》的评价过于苛刻;然而,无论如何,要谈本片份属“神作”,笔者肯定百分百不认同。
(本文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