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离婚数字持续上升 香港女嫁内地男25年增逾4倍
今天的一纸婚书,也未必能确保一生一世。根据新一份《香港统计月刊》,2016年获颁布离婚令的个案,大约是1991年的近3倍。撇除人口增长的影响,粗离婚率(即获颁布离婚令的数目相对年中人口的比率)在同期间仍急速增加,2016年以每千名人口计算的粗离婚率是 2.34 人,是1991年的两倍多。而香港女士嫁予内地男士比例增加,由1991年的6.1%,上升至2016年的33.3%,增幅逾4倍。
根据新一份《香港统计月刊》,2016年获颁布离婚令的数目约是1991年2.7倍,由 6 295 宗上升至 17 196 宗。按教育程度分析,较低学历的男女离婚/分居比例在过去 25 年大幅上升。
在 2016年,45至49岁具小学程度或以下的男性的离婚/分居比例是 7.3%,是1991年相应的1.9%的3倍多;而女性升幅更加显著,45至49岁具小学程度或以下的女性的离婚/分居比例,由1991年的1.8%大幅上升至2016年的12.5%。
香港男女普遍迟婚或不结婚
近年男性及女性迟婚或不结婚的情况越趋普遍。撇除外籍家庭佣工数字,15岁及以上从未结婚男性的标准化百分比由1991年的 25.8%,平稳上升至2016年的32.4%;而女性的从未结婚标准化百分比则由1991年的 18.3%上升至 2016年的28.0%。男性和女性首次结婚时的年龄中位数,分别从1991年的29.1岁和26.2岁,上升至2016年的31.4岁和29.4岁。
港女嫁内地男比例增加 年龄差异收窄
过去中港跨境婚姻绝大多数是香港男性与内地女性结婚,在1991年有21 220宗,占该年所有跨境婚姻的 93.9%,而香港女性与内地男性的婚姻则只有1 390 宗,占其余的6.1%。然而,近年新娘为香港女性的跨境婚姻有上升的趋势。2016 年共有 7 626 宗(33.3%)是香港女性与内地男性结婚,而15 300 宗(66.7%)是香港男性与内地女性结婚。
在跨境婚姻中,新郎与新娘的年龄差异有收窄的趋势。2006年香港男性与内地女性的跨境婚姻中,新郎普遍比新娘年长甚多,新郎比新娘年长 5 年或以上的比例为 69.0%,年龄差异中位数为 9 年。在 2016 年,香港新郎与内地新娘的年龄差异明显减少,新郎比新娘年长 5 年或以上的比例降至58.7%,年龄差异中位数亦降至7年。
至于香港女性与内地男性的婚姻,新郎和新娘的年龄差异一般较少,自 2006 年起年龄差异中位数一直维持在1年或以下。新娘比新郎年长的情况,在香港女性与内地男性的婚姻中相对较为普遍,在 2016 年占38.8%,远高于香港男性与内地女性的婚姻中的相应比例(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