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财猫现象 喵喵经济学 通行全世界
猫经济(nekonomics)原是形容日本以猫为主角的一个新型经济产业,“neko”在日语中即是猫。此词源自一只流浪猫“小玉”(Tama)成为一个有废站危机的车站站长后,不但令该站免于被废,更创造了经济奇迹,为当地经济重新注入动力。但猫经济又何止在日本出现?世界各地已有不少地方懂得活用猫猫的惊人力量,成为名副其实的“招财猫”。
小玉站长助小区变旅游热点
2007年,日本和歌山县贵志川线贵志站因经营赤字而面临废站,连驻站职员制度亦取消,由附近商店职员代替出任,活化这个人烟稀少的小车站任务难倒不少人,却难不倒这只猫。电路公司社长在一筹莫展时,和流浪猫“小玉”对上眼的一瞬间,就决定了牠是命中注定的站长,戴上站长帽的小玉为贵志站带来相当汹涌的人潮,不止贵志站,整条贵志川线连同周边区域都因而重生,慕名而至的旅客刺激当地经济,一系列的餐厅、猫商品应运而生。当地甚至推出了“小玉列车”,全方位满足爱猫人士。
小玉站长上任后,乘客量比上任前一年上升近两成,据估计,小玉站长产生的经济效益达11亿日圆(约7,500万港元)。日本的“全国猫奴化”现象实在不容忽视,若将与猫有关的产业,包括猫粮、猫节日、猫广告、猫旅游等——通通计算在内后,经济效益可达2.3万亿日圆(约157亿港元)。这股风潮近年已悄悄吹至世界各地。
以猫作招徕的猫旅游已成潮流?
杜拜当局正计划建造一个规模达至可容纳5,000只猫的猫公园,将驯养流浪猫安置在公园中,让市民及旅客可以享受悠闲的“弄猫时光”,若杜拜市民在互动中对猫动了真情,更可以申请将猫领养回家。计划中,公园将设有1,000个器皿让猫进食,这上千只猫一起进餐的画面将成为公园特色。有指这个大型猫公园的原型来自在世界各地掀起热潮的猫cafe,杜拜当局希望借此吸引游客,并形成一个知名猫景点。
去年年底比利时警方表示,希望市民在Twitter上不要提及有关警方捉拿巴黎恐袭疑犯的行动,以防疑犯有机会制订逃跑计划,比利时网民破天荒想出以可爱猫猫图片在Twitter上洗版,试图转移所有人的注意力。事后,比利时旅游局有见猫的力量竟然如此强大,顺势推出以猫为主角的旅游宣传片段,一下子纾缓了绷紧气氛。
拍摄自家猫可赚大钱?
当网络猫明星愈来愈多,这个炙手可热的潮流令愈来愈多人也想“捧红”自己的猫猫,只需按下快门,上传到网络,就可以等着,也许哪一天你的猫会帮你赚得比里安纳度还多——这个天方夜谭正发生在网络名猫“不爽猫”的身上。根据福布斯报告,不爽猫在2012至13年间,赚了1亿美元(约7.8亿港元),平均年收入比里安纳度、汤告鲁斯等名人还多。
除了不爽猫这种在网络名猫中达至天王巨星级别的猫,不少影片被上传至Youtube的猫,其实也替自己赚了几辈子分量的猫粮,例如日本的小圆(Maru),每段影片平均有80万观看次数,估计可获YouTube分红115万港元。不过,网络其实也只是一个跳板,在获得一定知名度后,一系列的广告合约、合作商品才是真正的财源。时至今日,网络猫产业已是猫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