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用Lego学coding  城大教授写apps畀小朋友学代数

撰文: 邓咏瑶
出版:更新:

或许会有家长大惑不解: 学编程竟然可以不用电脑? 没错!用积木也可以。其实儿童coding背后的理念是培养小朋友逻辑思维和解难能力,训练数学头脑,不一定要对住萤光幕。两位城大教授朱克宁和陈志为除了教大学生电脑科学外,亦致力于儿童STEM研究,调整了一些小游戏令小朋友玩得开心之余,又学得轻松。摄影:邓咏瑶

Lego上的指令与小朋友用电脑coding如出一辙,但小朋友可以触摸得到,用感官加强记忆。

另类学STEM法1- 抛开电脑 用lego学编程

编程教育不只限于大专生,小朋友都可以从简单的游戏中学习到。城大创意媒体书院助理教授朱克宁致力于设计针对小朋友的新游戏。“传统上小朋友是用电脑学coding的,但实体物件例如Lego积木更有吸引力,如果小朋友可以抛开电脑,对他们会有好处。”其实电脑编程就是把一个个指令如砌积木一样叠加,朱克宁直接让小朋友可以触摸到硬邦邦的实物,加深小朋友记忆。

别以为积木coding只流于概念,砌好的“程序”真的可以操作机械人!每件积木都有QR code ,只要让手机扫瞄就可以变成真正的程式,控制机械人走动。“我们做过比较,发现比起用电脑,小朋友更喜欢砌积木。”

完成lego编程后,可以操纵坦克车机械人走动,小朋友立时得知呈现的效果,更易纠正错误。

小朋友靠摸探索世界

用积木学coding有什么好处?  朱克宁表示电脑只提供2D影像,而积木把虚拟事物实体化。“幼童和外界沟通时很喜欢触摸,家长经常苛责小朋友不要乱摸,那是他们本能去探索世界的渠道。这东西的质感如何?  是硬还是软? 光滑还是扎手?形状如何? 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故此朱克宁提倡用触摸去学习,比如学coding的时候,小朋友摸到上一块积木和下一块积木没有整齐黏合,而是留有空隙,就会领悟出第2块积木是从属第1块的逻辑关系。

砌好程式后,小朋友可以先模仿机械人,按照程序规划的路线行走,以身体活动记住每个指令代表的意思,可以令小朋友容易发现错误,加强记忆,比光盯着萤光幕更有效率。

城大创意媒体书院助理教授朱克宁。
Algebra Game,左边的数字拼图是拆解代数的线索,玩家要把数字组合才能得X,难度甚高。

另类学STEM法2- 玩apps斗快拆解​方程式

数学思维是STEM重要的一环,但要小朋友坐定定做数学习题实在是煎熬!城大电脑科学系副教授陈志为觉得数学并不死板、沉闷,现在很多小朋友都爱玩手机游戏,于是陈志为编写了名为“Algebra Game”的手机Apps,让小朋友学习拆解代数,第一关是较为简单的方程式如“X=5”,往后的关卡难度甚高,会出现分数和百位数,激发小朋友动脑筋。城大曾举办过电脑科学比赛,其中一关就是要小朋友斗快拆解方程式。陈志为笑指,大部分小朋友都喜欢打机,“但要看是什么类型的游戏,所以我会设计一些有教育意义,又有挑战性的apps。”

Algebra Maze。

陈志为亦写了另一个手机游戏:Algebra Maze,同样要破解代数,计数同时要控制小妖怪在迷宫中寻觅宝箱,画面设计卡通,更能吸引小朋友,提升学习兴趣。

城大电脑科学系举办2年“电脑科学大挑战”,让中、小学生组成队伍互相比拼,既要斗快计数,又要操纵机械人走迷宫。(受访者提供)

小学先打好数学根底

陈志为认为学习编程需要稳固的数学基础,所以他建议中学才接触电脑科学也不迟,“如果小学生想玩Scratch、Minecraft这类简单编程是可以的,但在学电脑科学之前,小朋友应该先通过游戏掌握数学逻辑概念,不能一蹴而就。”

城大电脑科学系副教授陈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