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武侠小说常言的“丹田” 究竟是怎么回事?
几乎所有武侠作品,都会提到“气沉丹田”。然而,究意何谓丹田,丹田与武术修炼之间的关系又是甚么,历来却没有一个统一说法。今天【武备志】便尝试以手头上的资料,跟大家浅释下丹田这回事。
▍丹田不止一个
丹田,顾名思义乃修丹的场所,故此丹田自然与道教文化密不可分。现时大部分人论及的丹田,都是指肚脐下三寸的小腹位置,正好对应中医记载的气海穴,乃外气与体内“真气”交汇之处。
其实,依照道教传统学说,这只属于“练精化气”的下丹田,还有处在膻中、负责“练气化神”的中丹田,以及位于眉心、主管“练神还虚”的上丹田。若然修行者能够把三个丹田连成一线,使体内“真气”上达脑髓,那就可以超脱成仙。
这种对丹田的细致划分,不独见于道教典藉,在佛家学说里亦有相似做法。古时少林东院的气功大师淳济和尚,就认为真正的丹田在肚脐下面一寸,皮肉内五分。而南院的贞绪则指出丹田穴应在肚脐下面三寸,皮下三分。但西院的德禅大师又认为是肚脐下的地区……
丹田对修行者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点击图片观看资料】
武术中的丹田
问题是:究竟这个几无定案的丹田,在武术修行中承担著甚么样的角色?
正如【武备志】多次提到过,很多中国武术流派都借鉴了中医、道教文化等国学知识(详见《国术与国学》一文),这点去到明清内家拳体系兴起后,就尤为明显。对内家拳法的习者来说,拳术独可以修身健体及防身自卫,甚至能够修炼成真,与道家哲理相通。这正是心意拳以至形意拳一脉所提倡的核心思想,即“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三层道理,可与拳术中的“明劲”、“暗劲”、“化劲”三步功夫互为表里。由是者,丹田就同样成为了武者必修的课题。
事实上,丹田在武术中的道理并不抽象复杂,以前文提到的“上中下”三个丹田为例。若果以一般生理学考察的话,可以见到每个丹田都对应著一个具体的身体部位,即上丹田为颈椎、中丹田为胸腔、下丹田为盘骨及腰椎。孙禄堂在其《形意拳学》中便写道:“腰为根节(在外为腰,在内为丹田是也);脊背为中节(在外为脊背,在内为心是也);头为稍节(在外为头,在内为泥丸是也)”。泥丸即为颈椎及头颅之间接驳的凹位。
由此可见,即便撇开抽象晦涩的道教辞汇,丹田本身就是非常重的发力点,任何搏击动作都须要经过丹田的传导。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所谓的“上中下”三丹田合一,其实可以理解成脊椎的调动,使盘骨、胸腔、颈椎能够连成一线,让身躯正直,兼具拉肋之效(传统武术中的“伸筋拔骨”之意)。
以这种物理的方法研究丹田,或可以剖开传统语言的迷雾,为当下的习武者带来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