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拆解咳嗽谬误:阻隔呼吸嘅元凶原来系“水”
已踏入十二月,香港天气终于开始寒冷,咳嗽的病人来得特别多。俗话说:“诸病易治,咳嗽难医。”这种说法的确很多医者认同。因为医治咳嗽需要病人遵从医者的嘱咐,例如戒口等的确不能缺少。而咳嗽更大的敌人,很可能是大家对咳嗽的一些误解,令治疗有所延误或致加重病情。本文用中医角度解释几个常见问题。
咳嗽是因为有痰在气管,因为寒冷,还是敏感?
大家都试过不同形式的咳嗽,例如有痰、无痰、有痰咳不出,亦试过在以下情况得到咳嗽,例如饮食冷冻食品、吸入污浊空气、感冒后慢慢变成咳嗽等。咳嗽不一定因痰而起,而咳嗽的原因是有千百种可能,难以具体找出一两个成因。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有句话:“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如果要找出所有致咳的原因很困难,但咳嗽本身的机理不难理解。中医认为所有咳嗽都有一个共同机理:有东西阻隔于肺。中医理解的肺不等同解剖的肺,并没有气管、支气管等解剖概念。中医的肺意思主要是人体呼吸的表现,而咳嗽最核心的机理就是有东西阻隔呼吸。
咳嗽是“本能”,咳带来的“好处”
人之所以咳,是因为感觉咽喉或心胸有不舒,影响呼吸。咳嗽会令呼吸暂时畅顺。这可说是人类的本能,是咳嗽为人带来“好处”,就是令呼吸阻隔打通,恢复正常呼吸。
咳嗽的真正成因
阻隔呼吸的真正元凶,中医认为是“水”。在健康的身体,水应该流通一身,源源不绝去化成血、润泽一身的津液等。但有几种情况令水停于肺而引起咳:
从外感受风、寒、湿邪,而身体不够强壮,未能在皮肤把邪气“就地正法”,风寒湿从表入肺而生咳。饮食寒冷,食入胃后寒冷则使水饮凝滞,令水停滞而阻础肺行呼吸。虚弱多病,饮入之水都不能正常流通,停滞于肺而成咳。吸入污浊空气,容易造成停暂阻隔于肺,类似大家所认识的敏感咳。如长时间吸入如吸烟者,则有可能造成久咳。
咳嗽分寒咳热咳?咳嗽有痰、无痰、寒咳热咳,要怎样分别?
大部分人都会用一些准则去分咳嗽的寒热,例如:
寒咳的表现有:1. 饮食冻物则咳 2. 痰色清或白;
热咳的表现有:1. 食燥热煎炸则咳 2. 痰色黄绿混浊 3. 喉咙痛
以上描述都合乎中医理论。当病是属寒时,食寒冷食物会加重病情,中医称为寒者寒之,会令病情加重。而色白主寒,色黄主热也是出自《黄帝内经》。喉咙痛主要是人体有热把润泽咽喉的津液烧灼,造成热盛伤津伤血而生。
寒热混杂的咳嗽更多见
以上理论并不完全反映现实。临床时,每位病人的咳嗽表现都不一样,是因为每人的体质及生活都不同,例如有些人身体虚寒而咳嗽,理应是寒咳,但因近日劳累而休息不足,以致血虚而生咽喉痛。这些寒热混杂的病人是更加常见的。
热咳就服寒药?热咳只服清热药或加重咳嗽?
很多病人以为咳嗽简单,开始时多先自行处理,购买成药或小方法处理,基本按照像理论“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认为是寒咳则服热性的药如生姜汁,热咳时服用清热药如银翘解毒片。最常见的例子如病人判断为热咳后,用银翘解毒片治疗,由于此药不能消除阻隔肺之水,而其性味属寒凉,更减阳气之流通,或使水停于肺加重。所以常见食银翘解毒片虽然咽喉痛减,但咳嗽不能缓或甚至加重。
治疗重点不单是区别寒咳热咳
治疗咳嗽时,明理的中医按“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的原则,不会见较像寒咳则单用热药,较像热咳则只顾清热。真正就是要解决核心问题:水停于肺。而其余的表现例如痰的多少形态、有无咽痛、气喘等等,就是中医选方用药的根据,能分辨病人的体质,同时处理导致水停在肺的原因。
咳嗽应注意的事
咳嗽就是病了,而不是单纯咳嗽。只是有病都有分轻重缓急,轻的可注意生活配合去待身体自愈,如较不舒服而咳嗽日久则应就诊医治。以下有三项建议:
不要饮过多水
很多人都认为咳嗽时多饮热水可以舒缓,其实咳嗽正是水的不流通造成,饮热水只是用热力使气道暂时通畅的方法,而饮更多水甚至可以加重咳嗽。建议感到口渴时才饮数口水即可。
戒生冷食物,但平和的水果仍可服食
生的食物是指应该煮熟而不熟生食,例如鱼生。水果不属此类,属性平和的例如苹果、香蕉、奇异果、火龙果等等可以不必戒口。而寒冷食物则加重消化负担,使水更加停滞不流通。
不要食太多太饱、戒肥腻
食物被消化时需要能量,肥腻食物则更难消化。如果本身身体较虚而生咳嗽,再食至过饱的话,则加重消化负担,令饮食在身体停留更久,令一身之水更加停滞,加重咳嗽。
(本文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