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化】教你听懂英式英语背后的真心话
礼貌是很抽象的概念,而每个国家对礼貌亦都有不同定义。跟日本人吃饭,你不先吃他们不吃,大家do-zo前do-zo后,僵持到地暗天昏都未有得食,礼貌对他们来说比吃饭重要;至于中国人,强调的是礼尚往来,你送给我然后我又送给你跟住你再送给我,送来送去送到临终前,还要辛辛苦苦吐出一句,“记住帮我买番盒花旗参畀陈仔”,才舍得安安乐乐去死,名副其实系“死都要回礼”。
英国人又如何?要我选,我必定会说英国人是全世界“最”有礼貌的民族,因为他们的礼貌是众所周知的惊吓级别,即是其他人口中的excessively polite。
香港人不但不会习惯这种excessive politeness,有时甚至是不明白。
刚刚有位家长跟我说,儿子去了英国一年,开始不懂得跟他沟通。“我开始唔系好知佢心入面谂紧乜。”家长这样一说,我有点担忧。她儿子去的学校叫St. Edwards Oxford,出名培育绅士,但家长一时又说不懂跟儿子沟通,一时又道不明所想,说到好像儿子中了降头,入了邪教一样。
佢突然成个人好似变到好优柔寡断。
点解呢?
问亲佢嘢,佢都话唔肯定。
例如?
问佢夜晚食上海菜好唔好,佢就话佢唔肯定佢想唔想食上海菜。
我开始有点头绪,不过还是想多听一个例子。
我买件衫畀佢,佢又话唔肯定呢个颜色啱唔啱佢。
听完佢咁讲,我终于明白。佢小朋友系用咗英式方法讲中文,简单嚟讲,即系用咗一口陶杰腔去讲中文。
我唔肯定,即系I am not sure。但当英国人讲I am not sure,佢哋意思绝对唔系“唔肯定”,而系啱啱相反,非常非常肯定,肯定到世界尽头咁肯定。I am not sure if I like that person,表面意思系“我唔肯定我钟唔钟意佢”,实际意思系there is not even a tiny bit of chance that I will like that person。看到吗?温婉的语气,柔和的措辞,从容的眼神,却是在表达内心的强烈不满,这就是英国人习以为常的自我抑压。
正正就是这等过了火位的自我抑压,让外地人都觉得英国人是excessively polite,最佳例子就是他们的sorry。英国人讲得最多就系sorry,系又sorry唔系又sorry。真系做错事就话要讲sorry啫,但佢哋系冇做错事都会同你讲sorry,甚至乎做错事𠮶个系你,佢都会同你讲sorry。我试过喺英国搭tube,唔小心踩到人只脚,我都未睇清楚自己踩到边位只脚,畀我踩𠮶个英国人已经同我讲I am sorry。
不过,要数真正病态的英式文化,就是英国人接受赞美的能力。
好简单,你试吓揾个英国人,然后同佢讲,哗,你条呔好靓㖞,你估佢会有咩反应?正常人都会讲句thank you,或者最基本都会微笑点头。但英国人听到人哋咁赞佢,不但唔会讲thank you,仲会好怕丑咁去否认。“我条呔靓?点会呀,好旧㗎喇,季尾减价货,不值一提啦。”
对于英国人来说,接受赞美已经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若要他们自己赞自己,就更是妙想天开了。也因为这个原因,英国学生报读美国学校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为美国学校的application essays便正正是要求学生吹嘘自己的成就和强项;要英国学生落笔赞自己,写到出年都未必呕到十个字出嚟。
那当然,有礼貌唔代表冇思想。对于绅士淑女来说,隐晦是作风,客气是习惯,内敛是修养。当你听到他们对你说you have made an interesting point,千祈唔好咁开心,佢哋实际上系想讲“你讲嘢唔好再废啲”。英国人嘛,唔话你猪兜,系费事你嬲。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