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 Coin Ring:制作硬币首饰是由平面变成立体的过程

撰文: 戴柏怡
出版:更新:

采访及制作:Stefanie Tai

Ken原本从事全职摄影工作,大约在两年前一次机缘巧合下在Youtube看到有位外国人自制硬币戒指觉得很有趣,后来自己买机器研究制作方法。在登门造访之际看到Ken的studio是“前摄后制”,闲时他会接洽一些拍摄的工作,也会在studio里制作硬币首饰。问到为何会把品牌叫做I.O,他说“I”是平面,“O”是立体,“I.O”则呈现了从平面硬币化作立体戒指的过程。

Ken设计的开口戒指款式,充满复古味道。(I.O Coin Ring facebook)

O - object a

K - Ken

O:当初是怎样开始制作硬币首饰?

K:我在一次无意之中,在Youtube看到有位外国人自制硬币戒指,觉得很有趣,第一时间便想自己造出来,而不是寻找哪里可以买到。我本身都喜欢手作的东西,中学时期也学过金工,对金属也有一定认识。制作期间发现,只要你慢慢尝试就能找到当中技巧。

O:为什么会选择硬币而不是其他金属作饰品材料?

K:硬币首饰在香港较少见,把平面的硬币变成立体的首饰我觉得很有趣,每个硬币都有一个年份,每个年份都有故事,不同国家的硬币又有不同的历史;像某个国家的某个年份,会因为一些历史或社会原因而换掉硬币上的图案。我觉得这些故事很有趣,所以决定用硬币作为材料。

O:整个制作过程的步骤是怎样的?

K:首先要用高温烧热硬币把它软化,再用机器将它压至变形,再将戒指制成预先量好的手指尺寸,最后替它打磨和抛光。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过程中不要磨走硬币原来的图案和年份,如果磨掉便没有使用硬币的意义了。

亮面戒指款式需要多次打磨抛光,才能达到光滑的效果。(I.O Coin Ring facebook)

O:你认为香港人欣赏本地手艺吗?

K:普遍香港人都尊重本地手艺,有些客人看到我的作品会感到惊喜,觉得很美,可能其他地方比较少见到用硬币改造的首饰。有些客人更会在买了产品后,再参加我的工作坊,了解制作过程。

O:有什么有趣的订制经历可以跟我们分享?

K:曾有一位爸爸订制了一对戒指想送给太太,考虑几天后决定多订两只送给小朋友。他特地找来两个小朋友出生年份的硬币,但小朋友的手指太幼细还不能戴到戒指,所以后来我做了两条项链给他们。他明知小朋友戴不了戒指,但都想拥有这个作品,证明他欣赏我的作品,尤其让我感到满足及快乐。

I.O Coin Ring

查询电话:9873 3263

地址:葵兴工业街美联大厦20楼E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