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五年工作收官 反腐仍面临三大挑战
在昨日(10月9日)召开的十八大中纪委第八次全会,是本届中纪委最后一次全会,大会向中共中央委员会提交总结过去五年成绩的工作报告。这也意味著,本届中纪委的工作至此划上句号,从十八大开始的大范围反腐行动,也将转入下一阶段。反腐是中国过去五年的热点,主管此事的中纪委也极受关注。这一机构如何推进反腐、在政治体制中扮演著怎样的角色、自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理解中共政治现状和动向的一个重要观察点。而中纪委本身至今仍面对三大质疑:反腐本质是否中共党内的“权力斗争”;运动式反腐难以制度化;反腐导致官场庸懒无为的问题。
习近平的顶层设计与决策
中纪委的反腐与党建,自始至终都有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顶层设计与拍板决策。这也是其在遭遇阻力、反弹之时能够持续推进,最终达到整治官场生态、建立有效反腐制度的关键。
每一届中纪委领导班子的出台时间,都要先于同一届中共中央领导班子。2013年1月22日召开的十八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习近平出席该会并发出“反腐党建”的讯号。 习近平当时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
此后,自2014年1月14日召开的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开始,习近平连续四次都亲自坐镇纪委全体会议,对反腐党建作出宏观方向性指导。其中如“打铁还需自身硬”,“抓住‘关键少数’”等说法,也被引为反腐要论。从腐败和反腐败是两军对垒“呈胶著状态”,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再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成为外界理解这场自上而下、强力反腐行动过程的三段总体形象描述。
分析人士指出,不论是中纪委推动的一系列制度性改革,还是拿下周永康、孙政才、令计划等身居高位的官员,都离不开中共中央的决策,特别是作为其领导核心的习近平的最终决定。
王岐山的高效反腐与党建
作为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过去五年反腐党建过程中的角色同样至关重要。改革制度、修改党纪、在每一个打“虎”大案的具体过程,诸多政治行动都有王岐山的参与和负责。
制度性改革与规则修订,是反腐的根本途径。中纪委五年党建改革了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实现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监督全覆盖;加强“政治巡视”,从常规巡视到专项巡视、“回头看”、“机动式”巡视;强化中纪委自身相对独立和垂直性管理系统;筹立并试点监察委相关机构;出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与《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修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推动修订《国家监察法》。
在此期间,厉行“八项规定”、开通中纪委监察部官网、清理“裸官”、推动展开“天网”行动等等,也都曾在官场掀起一轮轮震荡。而且,这些行动已经持续至今,仍无平息迹象。 与这些相比,更受关注的则是在过去五年被处分的一大批官员,尤其是位居高层的“大老虎”。 其中有政治局前常委周永康、在任政治局委员孙政才、副国级的中办原主任令计划与中国政协原副主席苏荣、两位军委前副主席郭伯雄与徐才厚;正部级落马者中,白恩培、周本顺、王珉、黄兴国、王三运等曾为省级地区一把手的官员,中央部委一把手则有蒋洁敏、杨栋梁、李立国、孙怀山、项俊波、杨焕宁等人。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十八大以来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80多人、局级官员8,600多人、县处级官员6.6万人,乡科级及以下党员人数则达到134.3万人。由此,也巩固在中共十八大前后有所动摇的政权合法性,并成为当下中国改革、建立新的稳定高效的政治秩序,以及延续发展势头的关键作用力。
反腐的三大挑战
不过,这场反腐自开始起,就伴随著外界不断出现的质疑。这些质疑或者挑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为今天的反腐,实际是中共党内的“权力斗争”;二是很多人还是认为今天的反腐仍然是运动式的,并且难以向制度化转移;三是认为反腐导致官场庸懒无为现象。
熟悉中国政情的分析人士表示,这些质疑的产生与中国历史传统和政治背景有一定的关联,很难将其完全否定,但是以此来认识过去五年反腐,则不够“全面”和“准确”。 比如,所谓反腐是为了“权力斗争”的看法,仍然是旧有的西方观察中国政治的方式,忽略中共对于亡党亡国危机的清醒认识。比如,认为反腐无法从运动向制度转化的问题之外,也应当观察到的是,中共在反腐制度如巡视组制度、监察委等方面做出的努力。
这场发生在中共内部的反腐,对其推动者而言是一项艰难而复杂的工程。在维系稳定大局和发展连贯性的前提下,不免有政治力量之间的对垒、碰撞与挤压,但是通过建立和强化制度、程序反腐的方法,辅之以必要的强力行动,呈现反腐力量对腐败力量的形成压倒性态势的结果,以及十九大后也难以停歇的全局性和制度性反腐惯性。
反腐与后来出现的官场无为现象,应该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不过,不作为行为主要表现在腐败违纪官员身上。通过持续深入反腐剔除腐败官员、加强问责监督体系、建立“能上能下”人事任用规则边缘化庸人懒人、鼓励官员“试错”等等方法,或可提振官场生气。尽管如此,中国官场腐败已是沉屙旧疾,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持久战。如果反腐劲头稍歇、纲纪稍弛,都极容易出现反弹,形成动摇中共执政根基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