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啤酒】三个八十后趁青春博到尽 弃office工开酒厂
读书、考公开试、入大学、毕业后揾份好工,大概是不少人的成长之路。有三个八十后却反其道而行,放弃舒适安稳的办工室工作,决定由零开始创业开手工啤酒厂。世上无必赚的生意,酿酒师阿德则笑言“无嘢输唔起”。“我哋有青春、有本钱可以燃烧嘅时候唔去闯,其实系好浪费!”
请点击“全萤幕”观看影片
麦氏酿酒厂于2014年开业,三名老板阿波、阿德和阿Mark,当年每人投资十万元开厂。阿波和阿Mark是堂兄弟,阿德则是阿波的中学同学。
创业不一定要“父干”、“母干”,阿波指,“而家呢个时势如果做咗两三年嘢,我谂一个人应该唔难去储到十万蚊”。
没有选择打工之路,阿波明言“我唔适合follow人哋,系咪要人云亦云,做一份唔钟意嘅工呢?”
阿波信奉的价值,反而是订好目标及明确方向“直接就行”,故多找两人创业,“咁会快好多去到你自己想去嘅地方”。
酿酒师阿德笑指自己并非读书材料,会考只考到三分,自己喜爱电脑,毕业后便晋身IT行业。
虽然上司明言“挨多一年就升你职,人工double”,但他不忿每日坐在办公室“打工打到老”,故纵然家人劝阻,他仍决定试一次。
其实我觉得系我自己任性嘅,不过我唔搏过唔死心㗎嘛!
虽说如此,但开厂的辛苦亦不足为外人道。
啤酒厂开业头半年,阿德几乎是零收入,“喂大佬,人地闲闲地出去,唔好话咩啦,扫地呀,都万几蚊一个月啦!”
阿德形容自己当时万念俱灰,但既然同伴亦选择坚持,便要坚持到最后。
因为你如果而家就放弃嘅话,咁你之前挨嘅咪白挨啰!
开厂之后,阿德几乎天天都在啤酒厂,陪伴母亲的时间接近零。
家庭与事业如何平衡?阿德就认为有事业会令家庭更美好,“我有少少赌博嘅心态,博我妈咪有多廿年命……而家我挨嘅,系希望日后我妈咪可以更加幸福 ”。
啤酒厂转眼已开业两年多,麦氏成功在两间超级市场上架,亦由细厂搬大厂,添置数个发酵缸、转以机器入樽及“打盖”,产量进一步增加。
阿德笑言不敢说已经成功,而他下一个愿望,就是开一间属于自己的酒吧,“大家可以听吓音乐玩吓、唱吓歌,又可以饮吓啤酒好开心咁样”。
舍弃稳定工作创业,要承担一定风险。但阿德认为自己尚算年轻,即使因生意失败负债,相信花十年八载也可还清债务。
如果你60岁,就算你无钱,你可以好威咁同你个仔、或者同你个孙讲,你呀爷喺廿几岁嘅时候有间厂,间厂系我地自己打理返嚟,你已经觉得系无憾。
手工啤故事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