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评】与外国相比,香港摩天轮高不成低不就
香港摩天轮的交接出现问题,令我想起其他地方的摩天轮。说到摩天轮,当然不能不提日本各处的摩天轮,我没有乘过香港的摩天轮,因为嫌太贵,也嫌不够高。
我个人较喜欢位于大阪天保山的摩天轮,高112.5米,直径为100米,一圈需时15分钟,收费为800日元,约60港元,在黄昏时乘坐,风景优美,旅客也不多,可以享受宁静的环境。香港的摩天轮只有60米高,收费100港元。现时最大型的摩天轮位于美国拉斯维加斯,有167.6米高,日间收费22美元,夜间收费32美元,新加坡的观景轮排第二,高165米,南昌之星第三,高160米,伦敦眼排行第四,高135米,而杜拜及纽约正在兴建更高的摩天轮。
香港的摩天轮高不成,低不就。高是指高度,低是指收费,香港的摩天轮高度不够高,收费不够低,而且短命,只有3年,是名符其实的三不像。如果预算有5年,甚至是10年,便不会发生此荒唐闹剧,要劳动特首来关注。试想想,以上那些地区的摩天轮,断不会只有3年寿命那么短,仿佛香港的摩天轮是为了暂时处理那空置的地皮,于是由地政署招标,像空地的停车场一样,但摩天轮绝对不是空地的停车场那么简单。
这次的麻烦总算暂时解决,麻烦其实源于政府批出的合约太短,只有3年,老实说,只有3年的营运期,折旧的成本相当高,收费一定高昂,吸引力大减。而且在招标的合约内没有加入条款,令原有的摩天轮可以留下,如以指定的价钱卖给下一位营办商。
招标在评估方面,不可以只看地租及收费,也要看其他方面的表现指标,如带来的游客有多少,带来的消费有多少。以地租及收费作为主要的评分标准没有错,但当地租越高而收费越低时,得分便大增,胜劵在握,但问题出现了,营运是否有持续性大有疑问。媒体指新经营者每月付150万元的租金,但摩天轮的入场费只是20元,而不是现在的100元,能否持续营运,大家拭目以待。
而更奇怪的是这次摩天轮事件,涉及两个局的范畴,包括发展局,因为批地是地政署的工作,而旅游却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的事情,两局没有好好地协调,批出合约时似乎是马虎了一点,好的营运合约,可以让经营者及政府双赢,即使出现严重问题,业主即政府可以取回摩天轮,或作最终的决定,更大的问题是这个摩天轮是短命的设施,没有长远的策略,不够高,不够平,不够长,三不像,注定是问题多多了。
(文章纯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