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跑妈妈】培养孩子兴趣时的“叫苦”与“肯定”│Shirley
撰文: 陈乐希
出版:更新:
要让孩子对某项活动产生兴趣,并持之而恒地练习不是易事,相信很多父母都跟我有同样的经历,在培育孩子的兴趣路上都是拉拉锯锯地渡过。【编按:作者为街跑妈妈Shirley Siu】(部分相片由泳能泳队提供)
“叫苦”与“肯定”
细仔从5岁开始游泳直到现在10岁,近年他加入了泳队,相比起兴趣班的习泳,导师的要求变得更高。我们谈论得最多的是:“妈妈、两小时习泳很辛苦,可以游少啲吗?”其实我好明白这感受,因为我每周也有跑步训练班。当自己状态不稳时,想起要冲圈、将心率推到极点,就想坐回头车归家。
而另一边厢,孩子习泳这几年我讲得最多的是:“其实你已经很了不起,早已学懂四式,加上你一直坚持到今天,比起爸妈你已经很棒、很成功,所以无论你有甚么决定,我们都会支持你。”培养孩子兴趣,就是不断重复地在“叫苦”与“肯定”中坚持。
与孩子拆解忧虑
今个暑假,我和细仔第一次参加交流团。老实说,对于交流团我一向没有好感,都是商业味浓厚,借交流之名,实则虚之,所以一直很有保留。在去与不去的过程,细仔挣扎良久,最后还是决定参加。实不相瞒,在距离出发的一个月中,他有时变得情绪低落,主要是恐惧自己应付不了每天的两节,每节两小时的训练。在这个不断与孩子拆解忧虑和恐惧的过程中,我问他:“你最怕出现甚么情况?出现了又如何?被罚又如何?你经历过被罚吗?过去出现过多少次?”最终他的答案是“过去6年出现过2次”。小朋友人生阅历浅,把恐惧放大了是很自然的事。
最后在这次由泳会举办的四日三夜港广集训交流团中,孩子去到陌生的环境和遇上陌生的教练,表现比想像中优胜,克服了恐惧,还学会了坚持。其实交流团不只4天,而是一个亲子同行之旅,由报名到完结,开启了很多亲子对话。让孩子知道有我们父母在身边,他们还惧怕甚么?
【玩乐调查】父母重视学业多于玩乐 调查指港童到公园玩乐时间少【小朋友学颜色】三款网上免费游戏 玩乐中发挥创意【专访】Plastic Thing自小爱画画 家人给予的自由是最好的支持【社工妈妈】不要抗拒孩子痴身 他们想抱就抱吧│Nata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