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公益】夏天就该来套Sustainable Swimsuit

撰文: 陈袆
出版:更新:

八月已经过了三分之一,但香港的夏天仍很漫长。去游艇派对或到沙滩来个阳光浴是不少人的消暑(打卡)活动。但人又去你又去,大家少不免会比较泳装、身材、装备等等,然后家中便会出现十万套水上衣着。与其进入外表比较这永劫轮回,不如比比内涵,看看谁的泳装更环保。

澳大利亚品牌Mime Swim,设计与生产过程皆在澳大利亚,把危害海洋生物的“幽灵渔捞网”(Ghost fishing net)回收而来去制造泳衣。。

不只成衣的潮流在变,泳装的潮流亦一直在变。比坚尼、一件头、两件头、印花、镂空、欧美款、韩式……每年的流行元素都不一样,消费者们又怎会甘心于只拥有一套泳衣。说真的,女生如果一个夏天只买一套泳衣已不算夸张,所以别看泳衣布料少少,消耗量亦十分大。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消费者,减少不必要的购物与消耗当然是最好,但贪靓的女生们仍想购置新泳装的话,不妨考虑一下“可持续泳衣” (暂时未有男装款式呢),也有很多款式可以选择。

“可持续泳衣”到底如何“可持续”?首先看品牌的社会责任。我们可以留意泳装品牌在销售产品以外,还会否有其他行动来推广保护环境的讯息,尤其一些泳装品牌会特别关注与海洋环境相关的议题。在此之下,泳装的制作材料就是体现“可持续性”的重要一环。一般泳衣以尼龙及莱卡为主要制作材质,这些人工纤维都是透过一些化学方法来合成丝线。而可持续泳衣则多采用回收而来的人工纤维或塑胶为制造原料,将“废料”二次利用。目前不少环保泳衣品牌都标签自己使用了ECONYL®材料,其实是一种再生尼龙纱线,由Aquafil公司生产,主要将废弃地毯和渔网回收再造,过程可以节省天然石化资源。

AURIA这个英国品牌是由设计师Diana Auria于2013年成立的泳装品牌。她在伦敦时装学院专攻内衣及泳衣设计,一直关注环境保护议题,所以品牌亦以“A Sustainable Future”为概念来推出泳装。他们的口号为“From the sea, for the sea”,不但以ECONYL®再生纱线、回收鱼网及尼龙废料制造,也与Sony、Selfridges合作来推广可持续性的时装品牌。

ASOS这应该是不少港人的网购网站了吧?其实他们自家品牌也有推出Eco Edit系列,泳装款式虽然不及其他品牌多花款,但胜在够简约不过时,买一套就够了。

另外,留意泳衣的制作方法及过程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也很重要。采购原材料的步骤上应该减少运输过程,而制衣工人的工作环境及待遇亦需要受到保障。另外,若是印花泳衣亦可以留意品牌所用的染料或颜料必需对环境无害。

AURAI来自纽西兰的AURAI(没错,跟AURIA名字非常相似)亦秉持着道德时尚的理念,希望以支持职人手艺、公平贸易和采用在地原料来改善时装制造过程,减少消耗。设计师Natalia在巴西南部出生,在米兰修读时装管理硕士课程期间认识到ecofashion和“慢时尚”概念,便将此应用到AURAI之中。品牌的生产地与原材料供应商都位于巴西,缩减了运输成本。另外,泳衣印花全用数码打印技术制作,除了可小量制作减少堆存货量外,也不必浪费水源和有害化学物,产品包装也使用可重用索袋及再生纸箱,从头到尾都在实践可持续概念。

Transcend至于香港,模特儿Jocelyn与其丈夫Sandstrom亦开设了个人环保泳衣品牌,使用了ECONYL®面料,主打可双面穿着的比坚尼款式。一套泳衣有齐一深一浅的颜色,方便随心情而转换。

在购买一套泳装时,也代表我们认同了该品牌的概念,所以不要只关注样式,也要留意自己的消费过程对环境有何影响。

------------------------------------------------------------------【时尚公益】谁说时装跟社会脱离了关系?在21世纪,时装在设计与艺术以外更关注环境、道德与社会责任的问题。在视觉上或许现今的时装未能立刻带予我们冲击,但它的影响力持续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上继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