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拳
受“大侠霍元甲”与精武体育会的影响,迷踪拳在海内外俱享负盛名。而与之渊源极深的燕青拳,亦再次被人熟知起来。有不少拳家便认为,迷踪拳实由燕青拳演变而成,两者在许多技法上都相当类似。今天【武备志】,便向大家介绍一下这门充满传奇色彩的北方拳法。
关于燕青拳的由来,历来有几种说法。有人认为燕青拳创自唐代少林寺的一名僧人,他云游至某座高山时见到猿猴相斗,得到启发并创编了一套名曰“猊猔”(粤音同“危宗”)的拳法。另外,亦有指燕青拳实由少林烧火僧“紧那罗王”所创。他本身是名精通拳棍的武术家,后来去到了少林寺当烧火僧。某日反抗元朝的红巾军攻打少林寺,寺僧不能抵抗,惟有靠紧那罗王出手,以一条铁棒打退众兵。从此,紧那罗王名声大振,前来拜师的人也络绎不绝。由于紧那罗王法号“严青”,徒弟便将他所教授的拳法称“严青拳”,久之音讹而成“燕青拳”。
当然,传说中最为人神往的燕青拳始祖,还是《水浒传》的“玉麒麟”卢俊义。据闻在宋代年间,奇人周侗(1040—1119,正史写周同,名将岳飞之师)精通拳技,并将毕生所学传予了卢俊义及“豹子胆”林冲。后来卢俊义走上了少林寺,把拳法整理发展,再传给了同为梁山好汉的“浪子燕青”。从此在梁山一带,便多了燕青拳这门拳术。及后燕青的门生为了躲避朝廷追捕,就把燕青拳隐去其名,是为“秘宗拳”。
作为北方武术,燕青拳有很多长拳动作,其姿态亦跟翻子拳有点类似:
(燕青拳示范)
(翻子拳片段)
至于在练法和打法上面,则各个流派俱会有不同技巧。例如姜蓉樵便指出,霍家所传的燕青拳法,以负重训练为主,且较重视直线攻击,风格比较贴近少林拳法。而沧洲地区的燕青拳,则讲求动作圆活,认为行拳时必须令呼吸深入丹田,达致养气效果,与太极拳理如出一辙(姜蓉樵更曾因此贬斥霍氏一脉的燕青拳难登大雅)。
1910年,精武体育会成立,并由霍元甲出任总教习。结果除了令霍元甲声名大噪外,他的“迷踪拳法”亦广为人传颂。按照精武会人士的普遍说法,迷踪拳乃霍元甲在家传武学的基础上,再融入诸如通臂、八极、戳脚等其他武艺而成。由于这种拳术打法飘忽、变化多端,故以“迷踪”命名。所以现今流传的霍氏迷踪拳,确实与燕青拳法有所不同。然而究其根本,迷踪拳的技法著实是以燕青拳为宗,两者的拳路亦非常相似:
(迷踪拳片段,可以与上文的燕青拳示范相互对比)
事实上,据传早在燕青创拳之初,就有人以“迷踪”称呼其武艺,以示他身法灵活。而在霍氏祖传的武学体系中,亦有“迷踪艺”一项。可见无论在历史还是实用层面,燕青拳与迷踪拳之间的传承当是无庸置疑。
经过近百年发展,现时燕青拳和迷踪拳都已经桃李满门,但始终以东三省和河北省最为突出。上世纪60年代时,河北沧州拳师卢振铎便拍摄了一套燕青拳的对练影片,成为了武术界的一时经典。有兴趣的武友可以观看以下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