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龄学童减 考评局料4年后用尽储备拟申拨款 仍会独立营运
随著人口结构转变,应考文凭试考生每年递减5千至6千人,考评局估计至2020/21年度将用尽现有储备,考评局主席陈仲尼透露,将约见局长提出申请一笔过拨款,让考评局继续独立营运。而考评局委托港大民研进行的调查显示,已有6年历史的文凭试,仍分别有25%家长及市民,以及34%的学生对文凭试制度“无信心”。
考评局估计2020/21年储备“见底” 拟向政府申一次性拨款据考评局年报资料,截至2016年8月31日仍有逾2.1亿元储备,但考评局主席陈仲尼昨日(7日)与传媒见面时称,去年文凭试亏损4000至5000万元,即使计及其他考试,整体考评局去年的年度亏损接近2000万元。面对未来数年,文凭试考生数目将每年递减5千至6千人,预计大约2020/21年便会用尽考评局的盈余,会否以加价来填补支出?陈仲尼指,考生数目减,但考核的整体结构无大改变,举办文凭试的固定成本占7成,浮动成本(如人手、改卷员)只占3成,直言不可能单靠加价改变亏损,否则其加价幅度会是“接受不到”的水平。因应考评局是自负盈亏的法定机构,有法定责任举办文凭试,故陈仲尼透露,考评局将约见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商量对策,计划提出方案申请拨款。由于未来考生人数未定,加上希望维持考评局独立运作,希望申请一次性拨款,详细金额待定,但考评局计划提供至少提供3至5个方案予政府考虑,例如每年加价幅度。
海外独立机构正检讨文凭试的考试机制 料今年内有初步报告被问到政府在教育界反对声下坚持委任蔡若莲为教育局副局长,会否对考评局拨款申请有影响?陈介尼直言,事先不认识副局长,但不担心被影响。
文凭试检讨机制报告最快10月出炉至于有市民会认为考评局出题具政治目的,陈仲尼强调考评局著重保密原则,所有科目都设有审题委员会,由少于十名专家负责出考题,即使是主席及秘书长亦不可参与出考题的工作,绝对保密。而考评局去年已邀请海外独立机构,检讨文凭试的考试机制,包括由出卷、保密、试场到改卷,初步报告将于今年10月至11月初出炉,当中包括多做与评核有关的调研,例如可否透过评核促进学习(如为前线老师提供学生需进步之处);又或思考整个文凭试的考试模式可如何进步。
调查:34%的学生对文凭试制度“无信心”
另外,考评局委托港大民意研究计划在去年11月,随机透过电话及问卷访问了1780人,当中包括家长、中学生、市民、中小学校长教师,以及专上院校行政人员。以100分为满分评价考评局整体工作表现中,上述受访者分别给予66.6、70、64.1、72.3及71.9分。惟分别有25%家长及市民,以及34%的学生对文凭试制度“无信心”;但教师及受访者院校行政人员中,则分别有53%及44%选“有信心”。陈仲尼认为,结果显示考评局在教育专业人员眼中印象不错;只是在公众印象中,考评局传统上可能较神秘,而学生要参与其中,或对文凭试有负面情绪。考评局过去数年已有进步,例如学生对考评局的印象净值由2011年的+3%,增至今次调查的+16%。未来将努力加强与不同持分者沟通,令考评局制度更透明地面对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