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小巴食爆谷被司机喝落车 乘客狂挑战:边度话唔畀食 结局傻眼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切勿做出骚扰他人的行为。香港互联网疯传影片,1名中年男乘客搭小巴时,坐在驾驶座后的车头位置不停食爆谷,司机以车厢不准饮食为由要求他下车,行车时又多次叫他不要再吃,惟大叔态度嚣张,坚持车厢未有写明“我下站一定唔落车!我一定继续食嘢!你吹我涨啊?”,随后颇为挑衅地看着司机及行车记录仪(车cam)的车内镜头大口大口吃爆谷,并举手机拍摄车头,又举起爆谷大喊“我宜家系要食嘢呀!”
2名乘客忍不住先后开声制止,其中一人更“出招”指大叔有错在先,乘客化们陆续开声指责,大叔之后“认错”向司机及车上每位乘客道歉。网民闹爆大叔所为,揶揄他“自己攞嚟衰”。
上车即食爆谷 司机要求落车不果
据车cam片右下角时间所示,事发于11月11日傍晚6时30分左右,涉事小巴疑为沙田区小巴。从影片所示,小巴在站头上客时,坐在首排的1名大叔乘客拿出盒装爆谷进食,司机即时制止“唔该你落返车,你继续食嘢就落返车,我镜头(车cam)影住你㗎”。
大叔闻言一度收起盒装爆谷,惟似不满司机态度强硬,约2分钟后,大叔拿出手机拍摄车内所张贴的告示,之后便盯着镜头,大模斯样再开启爆谷继续进食,事而刻意倾前身体贴近驾驶座,再看向镜头进食。
爆谷大叔坚称小巴没有写明不准饮食
司机趁灯位停车警告大叔“再食嘢就下一站落车”,大叔即时手指指靠近司机位并反问车上哪有明示不准饮食,要求司机“你攞出嚟畀我睇”。司机反指“要写到明?够无(列明)叫你畀钱啦,你又畀钱?”。而乘客态度嚣张,表示“我下站一定唔落车!我一定继续食嘢!你吹我涨啊?”,随后颇为挑衅地看着司机并一口接着一口吃爆谷。
大叔一直细声抱怨“真系无见到话不准饮食”、“我唔系同你(司机)讲嘢,唔系阵间撞车赖我”。司机没有理会他,继续开车。大叔则继续食爆谷,司机再度请求他停止进食,惟大叔未有理会,反而向前方高举手上爆谷,大声喊“我而家系要食嘢啊!”。
刻意看车cam再放爆谷入口:我食紧嘢啊
司机即时拉手掣停车,拿出手机致电公司报告有乘客在车厢中进食,“而家猛咁系到嘈,你睇下点样处理”、“有镜头影住,你下载返条片出嚟”。其间大叔丝毫不惧,反问“边度有镜头啊”,随后拿起爆谷向镜头示意再放入口,并说“嚟!我食紧嘢啊!”
司机解释早已说明小巴内不可进食,但大叔坚称小巴车厢内没有明确告示,反指港铁车厢则有写明,又称“你唔开车畀群众压力我啊?我大把时间”。双方争持不下,有女乘客表示“我哋无时间啊”。大叔即时再次“手指指”,“喂!听到未啊,人哋无时间啊,”,然后叫女乘客“同佢(指司机)讲”。
乘客不满读出法例 大叔打断:咩嘢规定啊?
女乘客发火对大叔说“我同你讲啊,公共交通工具系唔食得嘢㗎啦,你识唔识啊”,岂料大叔竟回应“唔识!”并反问坐出租车可否进食,并坚持如有规定便理应在车内列明。有女乘客即时上网搜寻相关法例并朗读“根据香港法例第374条D章,车长有权拒绝任何违反有关规定…”,惟大叔打断对方反问“咩嘢规定啊?”。
数名乘客随即开声指责大叔“玩嘢”,其中1名男乘客忍不住指影片可能被放到网上,“你畀人摆上网你自己戆X咋”。
男乘客态度急变:我而家surrender
大叔听罢即时180度改变态度谓“你讲得啱”,又轻拍司机手臂道歉,“唔好意思司机大佬,我而家surrender(投降),因为我唔想你摆我条片上网,我扔咗佢咁得未”,随后将爆谷扔进车头垃圾桶。不过司机指食物可能招惹昆虫,要求大叔将垃圾自行带走,“你嘅垃圾自己带返走,我无义务帮你清洁”。
大叔沉默片刻,伸手从垃圾桶中取回爆谷并问司机“Happy?(满意未?)”,又承诺不再在小巴内进食,并询问司机可否重新开车。随后他又向乘客道歉,“唔好意思咁多位,我同大家讲声对唔住”。之后小巴继续行驶,而大叔亦在每位乘客下车时向他们逐一道歉,“唔好意思咁多位,玩咗嘢”,其他乘客未有追究。
不过,影片仍在网上流传,不少网民都认为大叔“自己攞嚟衰”,并表示“规矩就系规矩”、“其实司机系有权唔畀你系车入面做一啲影响别人嘅行为,更何况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都系唔畀食嘢啦”、“其实就算无写明都会自律”,更有人反问“上面无写明唔可以屙尿,咁系咪可以屙?都戆X!”、“如果要写明乜嘢唔可以做,咁成架车都唔够贴啦!”。
法例规定不得分散司机注意力
根据香港法例第374D章《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车辆)规例》第46条“乘客的一般行为”中,公共巴士、小巴或出租车乘客不得使用不良或冒犯性的语言或作出不守规矩的行为;不得故意妨碍或阻挠车辆司机或分散其注意力;也不可刻意吐痰或故意损坏、弄脏、毁损或弄污车辆任何部分。
而根据第56条“某些公共服务车辆司机拒绝他人进入及要求他人离去的权力”中则表示,“在不损害本规例任何其他条文的原则下,公共巴士、公共小巴或出租车司机凡有合理理由相信某人已经犯有或将犯本规例所订罪行,可拒绝该人上车,或可命令该人离开其车辆”。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