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油天校长:学校多线发展勿标签催谷成绩 劝家长多推动子女追梦
油蔴地天主教小学(海泓道)每年中一派位必定成学界焦点,原因当然是获派第一志愿的比率高,更不乏学生升读传统名校。不过校长陈淑仪却希望外界不要“标签”学校只会催谷学生成绩,因为学校有多方面发展,例如学校发展STEAM教学多年,不少学生于创科比赛中获奖。她建议家长不要为子女舖排太多,以免扼杀小朋友的梦想,尤其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不少职业将来或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学校要多元发展,学生成就亦不应只着眼于学术上。
培养学生学习动力 家长观念要转变
陈淑仪校长认为,学生过去学习时下的苦功不会白费,学习成果会在学生内心播下种子,帮助学生于未来向目标进发,所以比起实际的分数,她更期望学生有进步,学校亦注重培养学生保持寻求知识的动力、良好的品德及坚毅的精神。
陈校长又提醒家长们不要洗脑式要求子女当律师、医生及工程师,特别是AI世代下有不少行业可能会被取代,同时又会衍生一些资讯科技范畴的新职位出现时,这种观念必须转变。她指家长既然能够掌握子女的长处及潜质,就应该鼓励子女向该些方面发展,为子女做好生涯规划。
她解释,读书其实是透过学习不同的知识,寻找自己的梦想,使人生变得更有意义,家长切勿只要子女“考好啲试”,而且小学只是一个很小的阶段,不要过于比较,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同性格、能力的强弱。她期望将来升读大学不只单靠DSE成绩,可加入更多元素作为入学的考量,甚至开办更多职业性大学 。
真的很感谢每一年大家都将升中焦点落在我们身上,其实我们的学生STEAM都“好得”,媒体可以留意一下。
引入AR沉浸式中文教学 每个学科相互融合
为了帮助学生在成长途中找到志向,油蔴地天主教小学(海泓道)的其中一个发展方向是STEAM教育。学校于2018年已经耗资超过100万在校内舖设光纤,完善无线上网系统,改善上网速度之余亦有助推动校本“STR2EA2M”课程,当中的两个R是代表Religion(宗教)和Reading(阅读);两个A则代表Arts Education(艺术教育)及Attitude(态度)。
“STR2EA2M”课程包括一至六年级的电脑科程式设计内容,初小主要提供影像化思维培训、学习使用程式设计软件制作简单动画、制作3D小用品;高小则会学习micro:bit,制作生活小工具,然后尝试接驳电路制作、以及程式设计机械人mBot,发展计算思维。
陈校长透露,下学期会引入AR浸沉式中文教学,让学生学习诗词歌赋的时候能有亲历其境的画面,例如要教授“步移法”时,同学就可以有更深的体会。她认为每个学科都互相关联,学生只得学术基础能力并不足够,老师要将课程活化,再将科技融入结合,学生便可同时掌握到创造力、思考力和表达技巧。
创科培育学生创意 发明回馈社会大众
非学术方面,油蔴地天主教小学(海泓道)今年亦有学生参加城市创科大挑战,并凭“EMOGOTCHI–SEN沿途有你小精灵”夺得创新奖。主力撰写程式设计的小六学生蒋奕朗解释,产品的设计构思来自电子宠物TAMAGOTCHI,原理是透过AI镜头收集SEN学生的即时情绪及反应,同学亦可自行输入当刻感受,EMOGOTCHI经大数据分析便能匹配相应措施,例如播放舒缓音乐、或提议同学饮水平静一下心情。蒋同学透露已有发明的新构思,利用AI镜头透过脸色分析人的身体状况,系统会向用者提供饮食建议,制定健康生活。
其中一名已升读中一的学生李懿诺,指比赛初期都出现不少困难,例如将图片放入开发手机程式时发现移位,无法填充整个屏幕画面,加上大家放学后都已返回家中,很多时要利用视像通讯进行讨论,幸最终经一番尝试终于将问题解决;他又称,虽然升中后功课太忙,少了时间发明,但本身对飞机工程满有兴趣,将来或会朝这方面发展。
指导老师何伟途副校长表示,学校一向鼓励同学多参加创科比赛,目的是要培育学生的好奇心及创意,发明亦要对社会有帮助,而非为了赚钱。何副校感恩同学能学有所成,回馈社会,曾有一名女同学令他印象极深,她初小时成绩平平,但后来发现她程式设计能力很好,经多年来的比赛训练,已经变得很有自信,成绩突飞猛进,现时升中后仍继续向STEAM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