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内容

中小企|近70年历史“鸭灵号”风浪中灵活求变 银行助力数码转型

撰文: 王玥晨
出版:更新:

鸭灵号建造于1955年,曾经被“退役”沉于海底,但今时今日大家都可以看到它仍然扬帆于维港之中,成为香港独特的标志之一。于2015年收购鸭灵号成为旅游观光船的恒盛国际旅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邓添稳就表示:“鸭灵号是一艘传统的渔船,见证著香港发展与变迁,当中经历过好多好多风浪。”鸭灵号亦与香港一起经历风雨,邓生回忆:“在数年前受疫情及限聚令易影响,以及疫情完结开初,游客数量不似预期,都是我们的大挑战。”然而鸭灵号一直勇于创新变革,并善用可靠的银行服务,更灵活运用营运资金进行数码转型,见证著邓生勇于求变的汇丰香港工商金融常务总监兼中小企业主管王海珍小姐亦一起走到船上笑谈当日携手乘风破浪的过程。

疫情下的鸭灵号:开拓本地市场 逆境求变

恒盛国际旅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邓添稳指在经营鸭灵号最困难的时间他都不打算放弃,是香港人的一份迎难而上的精神令他坚持。

问在疫情下曾经面对零收入的鸭灵号是如何渡过困景,他笑道:“改变不到天气情况,渔民一样可以改变帆的方向去到目的地。这启发到我,即使改变不到外在的环境,只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去迎难而上,这是我们香港传统的香港精神,以及渔民的精神。”邓生笑言他在渔民身上学到了“穷则变变则通”,他忆述当时没有游客就决定转型开拓本地市场,开创香港文化游,给亲子及学校团体上船学习拉帆及渔民文化,“之后二人限聚令下,我们就决定推出情侣浪漫的包船游维港一小时服务。最大的转变就是开始利用风帆为客户展示广告。”王小姐表示好欣赏鸭灵号选择更进一步数码转型,令汇丰团队可以参与更多,一起“拍住上”。

鸭灵号保留传统渔船特色,除了打卡,更可认识香港传统渔民文化。

加强财务弹性 借力数码转型

邓生感谢汇丰香港工商金融常务总监兼中小企业主管王海珍的团队一直的协助,指汇丰银行的服务充满人情味,“鸭灵号与汇丰的关系就好像一只帆及风一样,伴我们可以去到远远的大海。”

能安然渡过不同风浪,邓生亦感谢汇丰中小企贷款计划帮忙,“我们的现金流得以增加去加速鸭灵号进行数码转型,首先是我们可以提升资讯科技系统,方便旅客预订,亦方便我们进行管理,现在我们更有手机应用程式,同时亦加强数码行销,全面增加品牌知名度,令国内外有更多旅客可以看到鸭灵号。”王小姐表示汇丰一直好明白中小企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资金需求,她指:“所以我们非常配合政府的中小企融资计划,希望可以帮到企业的现金流、增加财务弹性以及控制成本。”

在进行数码转型后,旅客可以随时在网上购买鸭灵号的船票及得到最新的资讯。

另外,邓生亦指意想不到银行除了在资金上的支持,在营商上亦有多元化的支援,“使用“汇丰机汇”(Business Go)令我寻找到更多的客源,同时我们亦找到支援服务的供应商,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市场网络。”面对未来,邓生表示:“希望更多人见到鸭灵号在维多利亚港行驶,都可以感受到一种不能言喻的情怀,游客上到船上,不止于观光,而可以了解香港的历史,以及香港的故事。”

想了解更多有关中小企的支援?立即按此!

提示:”借定唔借?还得到先好借”

(资料由客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