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加阿拉伯文资讯|即睇出租车大哥点睇 边句用语最需要翻译?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及,鼓励出租车车队以阿拉伯语提供车队服务资讯,并加强人员培训等。随即引起社会热烈讨论,纷纷认识阿拉伯语版本“出租车术语”。
《香港01》记者今日准备了多个阿拉伯语版本“出租车术语”,在九龙塘出租车站找来多位司机,让他们初步认识阿拉伯文。究竟出租车大哥对阿拉伯文有几多认识?如果要他们尝试读出阿拉伯语“出租车术语”,效果又如何呢?如果要印制阿拉伯语标语,出租车大哥又认为哪一句最有用?
《施政报告》提到要推动穆斯林旅游,开拓中东和东盟旅客客源,鼓励出租车车队以阿拉伯语提供车队服务资讯,以及整合提供清真食品的餐厅名单等。虽然政府消息人士表明,初步不涉要求司机学习阿拉伯语,而是在车内张贴阿拉伯语告示,提供收费等资讯等,但仍然引起社会讨论,是否要一班出租车大哥学阿拉伯文。
到底出租车司机们看法如何,又可否用阿拉伯版“出租车术语”沟通?《香港01》记者挑选了六个出租车司机常用语句,包括“唔过海”、“要交更”、“隧道费”、“行李费”,“呢到禁区”、“咩话?讲多次”,再以拼音拼出阿拉伯语,到底出租车大哥最需要哪一句标语?哪一句最考难度?
司机吴先生试读阿拉伯文“要交更” “唔得啊,条脷打撠”
不少司机都“耍手拧头”,有司机勇敢尝试,但面对奇怪中英夹杂的发音,都显得有些困难,不少司机索性跳过英文,只读中文,与正确阿拉伯文读音有不少差矩。
对于《施政报告》提出,希望出租车司机提供阿拉伯语资讯,司机吴先生笑言:“如果咁好学问,唔止揸出租车啰”。他挑选了“要交更”,读完后问“咩嚟㗎”,又笑言“唔得啊,条脷打撠”。
司机曾先生:都系学好啲英文
至于司机曾先生,则认为“英文更加要学好啲啦,国际语言嚟㗎嘛,点会学阿拉伯文啊,好似太离题㖞”。读完“咩话?讲多次”后,他笑言,“都系学好啲英文啦”。
司机郑先生闻阿拉伯文耍手拧头“点记啊?”
司机郑先生一听到记者要求他试读阿拉伯语,随即“耍手拧头”,称“你玩我嘅”。他最终尝试读了数个,称“点记啊?”
司机莫先生:一千个客冇一个阿拉伯人
司机莫先生认为,要司机用阿拉伯语提供资讯“真系有难度㖞,香港人一百个都冇一个识阿拉伯文”,又指自己不会特意学,认为用翻译软件即可,认为政府的方向“比较搞笑”。被问到会否考虑在车上贴上阿拉伯文资讯,他称“唔好啦,好泶嫪”,“一千个(客)冇一个阿拉伯人”,称阿拉伯人富有,来港都不会坐出租车。
司机陈先生担心要学阿拉伯文
司机陈先生表示,自己没留意《施政报告》内容,当记者告诉他政府希望出租车可以提供阿拉伯语资讯,他随即问记者“即系点呀?要我学阿拉伯文啊?”他选择了读“隧道费”及“行李费”,期间十分疑惑,又表示“好难呀”,认为若有“猫纸”可以帮助出租车司机。
另一位司机陈先生则选择读了“隧道费”及“行李费”,中间跳过了不少音节。他指,对《施政报告》的建议“冇咩谂法”,“有机会咪学下(阿拉伯语)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