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揭秘催眠治疗迷思! 摆脱情绪困扰 重拾生活掌控权
不少人对催眠治疗的刻板印象,都来自于影视作品中催眠师只要晃动怀表,就能让人失去意识,任人摆布;然后一个响指就解除催眠。事实上,现实中的催眠治疗与电影情节相去甚远!催眠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能够帮助人们深入潜意识,解决抑郁 、焦虑、恐惧、失眠、成瘾等心理困扰,摆脱负面情绪,重拾生活掌控权。
催眠治疗师引领你与潜意识对话 寻找问题根源
许多人误以为催眠会让人失去意识,任人摆布,这其实是电影和小说的夸张描述。催眠治疗其实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催眠治疗师会透过专业的言语和技巧,引导受助者进入一种放松、专注的状态,使潜意识更容易被触及。进入催眠状态时,潜意识仍然活跃,过程中可能会感到身体不能动、手脚麻痺,感觉像浅睡或冥想,但被催眠者仍然保有意识,能够听到、看到、感受到周遭环境,也能够随时叫停治疗。至今,医学记载的病例中,从未出现过被催眠后醒不来的案例,并不会构成危险。在这种放松、安全的状态下,治疗师便可以透过暗示及各种催眠技巧,帮助受助者改变负面思维和行为习惯,从而治疗心理疾病或因心理因素引起的病症。催眠师的角色,就像是一位引导者,帮助受助者探索潜意识,找出问题根源,并引导受助者建立新的、积极的思考和行为模式。
催眠治疗多元应用 治疗师灵活运用多种技巧
催眠治疗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涵盖情绪困扰、成瘾、创伤治疗等方面。例如,对于饱受焦虑症、抑郁症、恐慌症、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等情绪困扰的受助者,催眠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负面情绪的根源,学习新的应对机制。而对于深陷戒烟、戒酒、戒赌、网络成瘾等泥潭的人们,催眠治疗则可以帮助他们找到成瘾背后的心理需求,并找到更健康的替代行为。
康丞催眠治疗中心 团队经验丰富为求助者重塑美好人生
在香港,有不少致力于提供专业催眠治疗服务的机构,其中包括康丞催眠治疗中心。该中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催眠治疗师团队,其中包括美国国家催眠师公会发证导师、英国特许高级催眠教练、美国催眠治疗学会、加拿大催眠治疗专业协会认可的催眠治疗师何立仁先生 (Victor Ho),以及持有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多项专业资格的姚琳女士 (Lydia Yiu)。何立仁先生更荣获《香港01》颁发的“健康Easy卓越大奖2024卓越催眠治疗师大奖”。他们擅长情绪管理、戒瘾治疗、提升健康及睡眠等多个领域,旨在引导人们开启潜意识的力量,重塑美好人生。
真实案例 揭秘催眠治疗
催眠治疗师Victor表示:“要进入催眠状态,受助者要身心相当放松,这需要治疗师和受助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催眠治疗师使用的方法很多,但会根据不同的受助者情况度身定做合适的催眠方案。”
以下三个案例,均来自康丞催眠治疗中心的成功个案,具体展示了催眠治疗如何运用不同技巧,帮助人们克服心理障碍,重拾健康生活。
案例一:青少年摆脱自残 重获自信人生
近来青少年情绪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Victor表示近来青少年的求助个案的确有上升的趋势,其中一位是关于一位13岁少年自残行为的个案。第一次见到这位少年时,他的双手和腿部均布满伤痕,指甲也破损不堪。每当他感到焦虑和紧张时,就会无意识地搔抓自己,其实这些伤痕是他内心痛苦的外在表现。
Victor表示青少年自残的原因之一,往往是因为他们无法有效表达自己的情绪,且觉得即使表达也无人能够理解或帮助他们。这种情况常见于孩子们在面对困扰时,父母往往忽视他们的感受,或者只是让他们专注于学业,未能给予足够的情感支持。相对地,当孩子生病时,父母则会表现出过度关心。这种对情感需求的忽略,让孩子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自残行为的另一个原因是,当孩子面对极大的心理压力时,他们可能会使用自残来转移注意力从而暂时减轻心理上的痛苦。这是一种错误的解决方式,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唯一能够找到的方式。
常常听到父母说,孩子突然变得不愿意上学,情绪低落,甚至自残,这些情况常常是在他们没有明显的征兆之前发生的。事实上,这些自残行为是孩子在寻求解脱,但这种方式是错误的。催眠治疗的目的是帮助受助者找到内心的痛苦根源,这些根源往往是一些事件或信念。催眠治疗师的工作是去除这些负面种子,并植入积极的信念,帮助受助者以新的态度继续成长。在催眠状态下,这位13岁的少年回到幼稚园时因为无法回答问题被老师责骂的埸景。幼童时这一经历让他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并形成了“自己不够好”的信念。这种信念影响了他后来的生活,使他在面对困难时,选择了自残行为来减轻心理痛苦。
经过三次催眠治疗后,他不再使用自残来处理问题。他了解到,不懂得一些事是正常的,因为没有人能够知道所有的事。学校的目的就是学习知识,只要保持认真的学习态度,就能成为一位有用的人。此外,他也明白到身边有许多爱他的人,包括父母、亲人和朋友,他们一直在支持和陪伴他。
案例二:战胜抑郁焦虑 重回正轨
一位26岁的女性,在疫情后出现了严重的抑郁焦虑症状,伴随着失眠,工作和生活大大受到了影响。她害怕面对人,在工作中总是感到紧张,害怕出错,甚至在消费时会出现身体抽搐的现象。治疗师通过“年龄回溯”的技巧,带领她回到了五岁那年,重新经历了目睹父母争吵的场景,并发现她对金钱的恐惧正是源于那段童年经历。在患者回到过去体验后,治疗师并没有急于消除她的负面情绪,而是引导她理解,现今社会赚钱的机会比过去更多,钱本身并不可怕,它可以为生活带来更好的体验。透过这种正面的引导,她逐渐改变了对金钱的负面认知,焦虑症状也逐渐消失,工作和生活都回到了正轨。
案例三:摆脱赌博漩涡
一位深陷赌博泥潭长达五年的30岁男性,背负著巨额赌债,令家人痛苦不堪。治疗师在催眠过程中发现,他赌博的根源是渴望证明自身价值,而误入歧途。为了帮助他戒除赌瘾,治疗师巧妙地运用了“想像法”和“对比法”。治疗师引导他想像,当赌博的念头再次出现时,眼前就会出现一堆令人作呕的蟑螂,不断地爬向自己。这种将赌博与负面感相连结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赌博的吸引力。同时,治疗师还引导他想像戒赌成功后的场景:家人投来信任和赞赏的目光,自己也重新赢回了尊严和幸福。透过这种正面的对比,强化了他改变的决心。最终,他成功戒掉了赌瘾,重新拥抱了美好的生活。
康丞催眠治疗中心
查询︰6708 2163
Facebook︰康丞催眠治疗中心
IG︰betterthantalk
网址︰https://www.hshypnotherapyctr.com
(资料由客户提供)